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其一)

晚岁归心岂易收,挂冠已去复淹留。

东方曼倩多奇节,司马相如故倦游。

床上诗书供一笑,山中松桂入清愁。

儿童怪我经春病,此意还能掩得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晚年的心意哪里容易收回,虽然已经辞官但仍逗留
东方朔有奇特的节操,司马相如也厌倦了游历
床头的书籍只为带来一丝欢笑,山中的松桂却勾起深深的忧愁
孩子们觉得我整个春天都在生病,这心思他们能否理解呢

注释

晚岁:晚年。
归心:回归之心。
岂易收:不容易收回。
挂冠:辞职,挂冠而去。
淹留:逗留。
东方曼倩:东方朔,汉代名士。
多奇节:有许多奇特的节操。
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
故倦游:因此感到厌倦了游历。
床上诗书:床头的书籍。
一笑:一丝欢笑。
山中松桂:山中的松树和桂树。
清愁:深深的忧愁。
儿童怪我:孩子们觉得我奇怪。
经春病:整个春天都在生病。
此意:这种心情。
掩得不:能否掩饰得住。

鉴赏

这首宋诗是曹勋晚年所作,表达了他强烈的归隐之心难以抑制,尽管已经辞官但仍有所留恋。诗人以东汉名士东方朔和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自比,前者以奇特的行为闻名,后者则因厌倦仕途而选择游历。诗中提到床头的书籍成为唯一的慰藉,山中的松桂却勾起了诗人的清愁,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

儿童对诗人的长久病态感到奇怪,但诗人巧妙地暗示,自己的病并非身体之疾,而是对现实的无奈与内心的苦闷。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复杂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94)

曹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世绩。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号:松隐
  • 籍贯: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
  • 生卒年:1098—1174

相关古诗词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其二)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

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

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再和呈李提举

侨寓江城意岂疏,得亲仙李似南舒。

高门带佩昭寰宇,一代勋庸切太虚。

相业自应求的子,老成宜复被亲除。

中兴文物须名世,会见金珂下直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答前韵二首(其二)

客居索寞厌天穷,抚事无能笑语中。

破睡好茶盈碗白,曝檐晴日半帘烘。

向来切己连丁祸,政以临民获罔功。

赖有破除馀习在,后山端欲扣南丰。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再答前韵二首(其一)

不裘而暖得横披,绝叫西昆不复诗。

耸入山容成紫障,暖回玉糁缀繁枝。

从知公有青云士,聊欲文成黄绢辞。

但得锦囊风月在,胸中佳处未妨痴。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