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度南口

山寒绝禽鸟,独闻子规啼。

石壁飞雨骤,众木摇凄凄。

瘦马蹴乱石,高下齧其蹄。

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

暝色起亭午,土屋流寒泥。

须臾过雷声,倏忽生晴霓。

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桷的《雨中度南口》描绘了雨中行进的艰难与自然界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坚韧与对自然美的欣赏。

首句“山寒绝禽鸟,独闻子规啼”描绘了一幅寂静而寒冷的山景,只有子规鸟的啼鸣打破了这份宁静,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石壁飞雨骤,众木摇凄凄”进一步渲染了雨势之急,以及风雨交加中树木摇曳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动态美。

“瘦马蹴乱石,高下齧其蹄”则将视角转向了行进中的马匹,通过马蹄在乱石间跳跃的细节,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这一句也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陟巘沮洳深,渐觉所历低”描述了行进过程中的地形变化,从高山到低谷,体现了旅程的起伏与探索精神。“暝色起亭午,土屋流寒泥”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变化,傍晚时分,寒泥覆盖着简陋的土屋,营造出一种既冷清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

最后,“须臾过雷声,倏忽生晴霓”写出了天气的突然变化,雷声过后,出现了彩虹,象征着困难之后的希望与美好。而“水清亦可度,戒仆踰前溪”则表达了诗人对前方道路的期待与谨慎,显示了面对未知时的智慧与勇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多变,也反映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不拔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收录诗词(330)

袁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 字:伯长
  • 号:清容居士
  • 籍贯:庆元路鄞县
  • 生卒年:1266—1327

相关古诗词

度怀来沙碛

沙清圆石瘦,千里闻风声。

驱此觳觳车,索索莎鸡鸣。

远山列翠席,近坡环碧城。

高下各有险,辙迹那由平。

惊兔导我前,历录为之惊。

天低云摇荡,土旷尘纵横。

谬膺翰墨选,远行有期程。

回头望南坂,初月随风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龙门

瀚海双龙铁鳞甲,卷壑挐云蹲冀阙。

千泉百道凑东南,急雨翻空迸晴雪。

古言神禹功最多,导山凿石疏九河。

幽都之地不复顾,乃使双龙下地成盘涡。

阴风何飕飕,磅礴太古秋。

崩崖落车炮,怪木森戈矛。

碎沙晴日铺金麸,云是昔日当关挽劲之仆姑。

寒泉组练结九曲,亭午赫日光模糊。

车声何辚辚,昨宵急水迷无津。

垂堂之言犹在耳,游子商人行不已。

子规彻天呼我归,翠华北幸那得辞。

龙门之石高不磨,泚笔书我龙门歌。

形式: 古风

弹琴峡

寒泉飞玉峡,谁弹使成声。

下有战士骨,呜咽水中鸣。

丝石本异调,摩戛生亏成。

凿迹匪神禹,佳兵搆秦嬴。

驻马为听之,逝者何不平。

虚牝纳新雨,急促浊复清。

重华初省方,百神静相迎。

为作薰风弦,散彼岩下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云州

天阔云中郡,刚风起泬寥。

毡房联涧曲,土屋覆山椒。

橦布朝朝市,通薪户户烧。

遥看尘起处,深羡霍嫖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