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浣溪沙

闺阁争传捧贴黄。九霄雨露润莲塘。

锦袜新学内家妆。

六寸圆肤原有致,一钩纤影待重量。

春愁稳载莫轻飏。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顾贞观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闺阁女子精心打扮、期待春日之美的画面。

首句“闺阁争传捧贴黄”,描绘了闺阁中女子们争相传递着黄色的贴纸,这贴纸可能象征着某种习俗或节日的标志,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充满期待的氛围。接着,“九霄雨露润莲塘”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们的美丽比作雨露滋润下的莲花塘,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女子们如同莲花般纯洁、娇嫩的美态。

“锦袜新学内家妆”则进一步描绘了女子们换上了绣有精美图案的袜子,并学习了内家妆容,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女子们对美的追求,也暗示了她们在礼仪和文化上的修养。接下来,“六寸圆肤原有致,一钩纤影待重量”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将女子的肌肤之美与月亮的形态相联系,既赞美了女子的肌肤如月般柔和、细腻,又暗示了女子的气质如同月亮一般引人注目,充满了神秘的魅力。

最后,“春愁稳载莫轻飏”一句,表达了女子们在春天里怀揣着淡淡的忧愁,但这种忧愁被稳稳地承载着,不会轻易飘散。这既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也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深刻思考,暗示了即使在美好的季节里,人们也会有复杂的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性之美在不同层面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以及人类情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御街行

承恩结束辞南内。油壁拥,芳尘碎。

绿熊茵贴紫貂裘,香满一身珠翠。

玉骢骄软,彩鸾偷傍,不觉珊瑚坠。

花丛著眼惊姚魏。谁管领,霓裳队。

只应清夜奉宸游,七宝装成行缀。

锦帆天子,疏狂魂魄,空索琼花醉。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念奴娇

楚天旧雨,怪新来幻作,冷云残雪。

珍重流莺传语道,怜取长条休折。

带绾同心,丝缠续命,一寸肠千结。

那能此际,眼看真个离别。

才则唱罢骊驹,兰舟待解,早催归亲切。

君便承恩侬易老,须记瓣香星月。

范蠡湖头,梁鸿宅畔,准拟成三绝。

临岐试问,欢期在甚时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风马儿

绕栏幽涧乍泠泠。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

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

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

生,生。

形式:

玲珑四犯.用史梅溪韵代送

万斛闲愁,问小艇如梭,能载多少。

凤去台空,俊赏昔游重到。

请解半刻离襟,暂领略、布帆清晓。

看无言事去,江山有泪,春归花草。

客中最易添凄惋,便登临、莫伤怀抱。

怨将身作秦楼月,移共秦淮照。

此意重感殷勤,判寂寂、广寒人笑。

倩旧时王谢,堂前燕子,诉伊知道。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