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儿

绕栏幽涧乍泠泠。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

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

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

生,生。

形式:

鉴赏

这首《风马儿》由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其内容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思绪万千的画面。词中运用细腻的笔触,通过自然界的声响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绕栏幽涧乍泠泠”,开篇即以“泠泠”之声描绘了山涧水流动的清脆悦耳,仿佛在夜晚的寂静中轻轻回响,为整首词定下了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基调。“又雨一声声,漏一声声”,雨滴与漏壶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暗示,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漫长与孤独。

“两处闲眠,那夜不同听”,这两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两个不同的场景或心境,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或是对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的不同感受。通过对比“闲眠”与“不同听”,词人巧妙地表达了对宁静与动乱、安逸与动荡之间微妙平衡的思考。

“更,更。病眸才展讶青青”,“更”字的反复使用,强化了时间的推移感,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随着“病眸”的展开,词人突然注意到一片“青青”,这或许是窗外初露的绿意,也可能是内心深处的一抹希望之光,给整首词带来了一丝温暖与慰藉。

“是灯一星星,萤一星星”,灯与萤火虫的微光在黑暗中闪烁,既象征着微弱却坚韧的生命力,也是对主人公内心世界的一次温柔抚慰。这一景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展现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生命依然能够发光发热。

“偏到薄帏,单枕最分明”,“薄帏”与“单枕”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简陋与主人公的孤独,但“分明”二字则暗示了即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主人公也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围的一切,包括自己的情感与外界的变化。

“生,生。”最后两句以简洁有力的语句收尾,既是对生命的肯定,也是对不断前行的鼓励。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探索之后,词人似乎找到了某种力量,准备面对生活的挑战,继续前行。

整体而言,《风马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世界,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孤独以及希望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玲珑四犯.用史梅溪韵代送

万斛闲愁,问小艇如梭,能载多少。

凤去台空,俊赏昔游重到。

请解半刻离襟,暂领略、布帆清晓。

看无言事去,江山有泪,春归花草。

客中最易添凄惋,便登临、莫伤怀抱。

怨将身作秦楼月,移共秦淮照。

此意重感殷勤,判寂寂、广寒人笑。

倩旧时王谢,堂前燕子,诉伊知道。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兰陵王.江行,用史梅溪韵

片帆侧。斜倚轻衫雪色。

凝眸倦、清镜窈然,隐约仙娥泛寒碧。

霜林泪丝织,翻作春红靓饰。

空濛外、多少远山,犹是青螺黛痕积。移时共兰鹢。

正乍展香襟,旋散瑶席。佩珠许傍宫腰摘。

更瑞锦分系,宝钗亲嘱,衍波笺字莫漫湿。

附蘋末吹入。岑寂。又如昔。向洛渚遗尘,步袜重觅。

鸳鸯飞去头俱白。奈踏浪难稳,鄣风无力。

水云天远,只此意,怎忘得。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蓦山溪.庚子秋题长干水榭

多情长愿,投老秦淮住。

华发纵归来,怕不似、少年羁旅。

横江酹月,才魄怨销沉,歌伴侣,邀商女,一曲青衫雨。

青溪祠宇,没个迎神妪。

弱柳系兴亡,尚拂面、六朝烟缕。

无穷金粉,都逐去来潮,桃叶渡,梅根渚,遗恨今何许。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木兰花慢

忆家山似画,寒食后、丽人行。

并缆系垂杨,褰帘却扇,细语闲评。

纵横竹炉茶碗,也当他、斗酒听啼莺。

记得半塘烟柳,昔年曾伫狂生。泠泠。

归梦寄泉声,和醉拥倾城。

看袖拂乌丝,裙挥白练,薄负才情。丁宁。

莫催双桨,待月明、清露下秦筝。

弹到秋江一曲,为谁红泪飘零?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