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画面。开篇“寺古僧多老,云深水自流”两句,既渲染了寺庙的古色古香,也展示了僧人的悠然自得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下来的“鸟声惊客梦,山色到江楼”则是对环境中细微之处的捕捉,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感受。
第三、四句“落日千林迥,清风一径幽”,通过落日与古林的交织,以及清风在幽径中的流动,更深地描绘了寺庙所处山林之美。这里的“幽”字更添了一份静谧。
末尾两句“幽怀终未已,归去辄回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片古寺山水的留恋之情,以及不忍离去的心境。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禅定生活的一份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古寺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的意象,是宋代诗风中注重意境与笔墨的一次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