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分影剑为区母寿

日为炉,月为冶,鞭风掣电蓬山下。

炼就匣中三尺剑,灼灼芙蓉秋满把。

削麟为脯,裁云作衣。提携拂拭,来赴瑶池。

星文掩映连环月,霜锋半染桃花血。

弹来高唱白云谣,凤管鸾笙噤不发。

有时长吼吐虹霓,丰城神物失光辉。

宴罢瑶台归路杳,掷空跨作金龙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瑰丽的想象和磅礴的气势,描绘了一把名为“影剑”的宝剑的锻造与使用过程。开篇以“日为炉,月为冶”起笔,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元素融入到宝剑的锻造之中,赋予了这把剑以超凡脱俗的气质。接着,“炼就匣中三尺剑,灼灼芙蓉秋满把”,通过比喻和色彩的运用,生动地展现了宝剑的锋利与华美。

“削麟为脯,裁云作衣”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宝剑的非凡材质和精巧工艺,仿佛这把剑本身就是天地间最珍贵的材料所铸。随后,“提携拂拭,来赴瑶池”则描绘了宝剑被携带至仙境,参与盛宴的情景,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氛围。

“星文掩映连环月,霜锋半染桃花血”两句,通过星空与月光的映衬,以及宝剑上染上的桃花血,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略带悲情的意境。最后,“宴罢瑶台归路杳,掷空跨作金龙飞”,以宴会结束后的场景收尾,宝剑化作金龙飞逝,不仅展现了宝剑的神奇力量,也寓意着区母寿辰庆典的圆满落幕,留下无尽的遐想与美好祝愿。

整首诗构思独特,语言华丽,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成功塑造了一把充满传奇色彩的宝剑形象,同时也寄托了对寿星的美好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李果卿之官楚中

临路劝加餐,风尘一笑看。

为丹求作令,借马去之官。

楚岫劳朝谒,湘江入夜弹。

行边尚相忆,应为折芳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送黄仕明宫谕

皇明荷天眷,神圣代相属。

皇祖弃万国,先帝秉乾轴。

励精事远图,万里寄遐瞩。

文命聿维新,九州方拭目。

嗟哉鼎湖龙,一旦飞相逐。

于赫吾君子,割哀缵旧服。

挺彼天授资,惠此苍生福。

楚楚玉堂彦,乘时策高足。

驱马去故园,驾言返天禄。

国事如奕棋,纷纷无定局。

嘉君叔度流,清浊不随俗。

大道骋骅骝,天池奋鸿鹄。

沐此高厚恩,谅不忧局蹙。

善彼梦卜身,勉旃调玉烛。

形式: 古风

寄李伯襄编修

叹息遗弓泪满巾,幸逢苑树发新春。

万方共戴吾君子,多士谁为少主臣。

草野愧无酬国略,金门赖有报恩身。

莫言笔札穷能事,君是先王简拔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九英校书

蛾眉宛转春风结,天遣梅花作芳骨。

筵前摇曳紫罗襦,有似嫦娥初下月。

芙蓉无力耐寒威,斜倚薰笼坐绛帷。

花间夜半新莺啭,天外行云住不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