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己巳三月,自郡城归乡,过区菶吾西园话旧

不用问田园,十载归来故旧欢。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

哀乐信无端,但觉吾心此处安。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曾是承平两少年。

形式:

注释

不用问田园:不用求田问舍。
故旧:老朋友。
从知:从来知道。
余花:剩在枝头上的花。
谁分去来乡国事:谁分,谁能判。
分,判别别。
去来:谓过去未来。
乡国:家乡。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久别重逢故乡和老友的情景。"不用问田园",表达了无需过多询问近况,直接沉浸在与故人的欢聚之中。"十载归来故旧欢",十年离别后,重逢的喜悦溢于言表,乡情浓厚。

"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三两余花向我妍",通过微笑和盛开的篱边花朵,传递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愉悦。"哀乐信无端",人生的喜怒哀乐难以预料,但此刻心境宁静,感到安心。

"但觉吾心此处安",诗人强调的是心灵的归属感,而非外在的境遇。"谁分去来乡国事,凄然",虽然感慨世事变迁,但无人能理解这种离乡背井的哀愁。最后,"曾是承平两少年",回忆起曾经的太平岁月,更增添了对如今动荡时局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市楼同菶吾

沽酒桥南,客行不共清明到。杜鹃啼老。

只有荼蘼好。往日旗亭,事去都忘了。山花笑。

此时情调。分付提壶鸟。

形式:

点绛唇.己巳十月,张庶平重逢花烛索赋。及时之美,栖隐之贤,吾犹乐道之也

红烛今宵,样眉不用商时世。旧家椎髻。

白首梁鸿婿。偏我沉吟,六十年来事。从头记。

国人知未。家室中兴美。

形式:

定风波.庚午花朝

回睇灯期月又妍。祝花情早在春先。

却向无花闲处坐。如我。不关爱酒与逃禅。

信有楼台应有树。谁主。满城车马正喧阗。

莫倚良辰多乐事。何似。青山绿水自华年。

形式:

大酺.湖上怀梦窗故居

对夕阳空,疏烟冷,云锦当窗重织。

清秋如客燕,问西园谁分,主人曾识。

醉墨乌丝,歌尘彩扇,经眼悲欢狼藉。当时行吟地。

算承平年少,就中难觅。

但还泊逡巡,矮桥惆怅,盼波能惜。哀时词赋客。

蓦回睇、天水伤心碧。

怕未许、随花追步,分柳为邻,好湖山怎消幽寂。

忍见离宫月,孤泪接、青苔无极。怨零落、双鸳迹。

今我何世,犹是身闲游历。远箫似闻叹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