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己巳十月,张庶平重逢花烛索赋。及时之美,栖隐之贤,吾犹乐道之也

红烛今宵,样眉不用商时世。旧家椎髻。

白首梁鸿婿。偏我沉吟,六十年来事。从头记。

国人知未。家室中兴美。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红烛今宵"开篇,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怀旧的画面,仿佛是重逢时刻点燃的喜庆蜡烛。"样眉不用商时世"暗示了时光变迁,昔日的繁复妆饰已不再适用,象征着时代风俗的演变。"旧家椎髻"则提及过去的朴素生活,与梁鸿那样坚守节操的婚姻观念相联系。

词人感慨自己多年沉吟,回忆六十年间的往事,这些经历深深地烙印在心中。他强调即使在国家和社会历经沧桑之后,个人的家庭和家族仍然保持着兴盛的美好。"国人知未"表达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家庭和个人幸福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生活的感慨,又有对社会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词人陈洵对于及时之美和栖隐之贤的赞赏,以及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254)

陈洵(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少有才思,聪慧非凡,尤好填词。光绪间曾补南海县学生员。后客游江西十余年,风尘仆仆,蹇滞殊甚。返回广州之后为童子师,设馆于广州西关,以舌耕糊口,生活穷窘。辛亥(1911年)革命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思想有所变化,是年在广州加入南国诗社。晚岁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 字:述叔
  • 生卒年:1871—1942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庚午花朝

回睇灯期月又妍。祝花情早在春先。

却向无花闲处坐。如我。不关爱酒与逃禅。

信有楼台应有树。谁主。满城车马正喧阗。

莫倚良辰多乐事。何似。青山绿水自华年。

形式:

大酺.湖上怀梦窗故居

对夕阳空,疏烟冷,云锦当窗重织。

清秋如客燕,问西园谁分,主人曾识。

醉墨乌丝,歌尘彩扇,经眼悲欢狼藉。当时行吟地。

算承平年少,就中难觅。

但还泊逡巡,矮桥惆怅,盼波能惜。哀时词赋客。

蓦回睇、天水伤心碧。

怕未许、随花追步,分柳为邻,好湖山怎消幽寂。

忍见离宫月,孤泪接、青苔无极。怨零落、双鸳迹。

今我何世,犹是身闲游历。远箫似闻叹息。

形式:

蓦山溪.与圆虚道人薄游湖上,晚过高氏庄作

承平池馆,梦绕西湖路。

应恨我来迟,蓦惊回、佳期细数。

吟箫倦倚,无复谱当年,明月在,暗尘流,不为行云驻。

游情画舸,寂寞从朝暮。

谁念畏登临,堕西风、颓然废圃。

人家门巷,燕子欲归时,怀故国,想平居,休问闲歌舞。

形式:

烛影摇红.沪上留别彊村先生

鲈脍秋杯,树声一夜生离怨。

趁潮津月向人明,还似当时见。芳草天涯又晚。

送长风、萧萧去雁。凄凉客枕,宛转江流,朅来孤馆。

头白相看,后期心数逡巡遍。

此情江海自年年,分付将归燕。襟泪香兰暗泫。

两无言、青天望眼。老怀翻怕,对酒听歌,吴姬休劝。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