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潞河》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船于潞河岸边,感受南风轻拂,麦浪翻滚的秋日景象。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宁静,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与抉择。
首句“买棹潞河头”,开篇即点明地点与行动,诗人购买船只,准备启程,预示着即将踏上一段旅程。接着“南风麦浪秋”一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金黄的麦田在南风的吹拂下波浪起伏的画面,营造出秋天特有的丰收与宁静氛围。
“正当人欲去,恰值雨初收”,这两句承上启下,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即将出发之际,恰好遇到雨后初晴,这种巧合似乎预示着旅途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后续的旅程埋下了伏笔。
“长剑终须试,寒毡且自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决心与期待。“长剑”象征着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寒毡”则可能代表暂时的安逸或退守。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既对未来充满憧憬,又深知路途艰辛,需要时刻准备面对挑战的心态。
最后,“旧时陈仲子,情逐水东流”一句,借用了陈仲子的故事,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如同流水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未来旅程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潞河》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感悟与抉择,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