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以梅花为赵懒窝寿

荆溪清晓。问昨夜南枝,几分春到。

一点幽芳,不待陇头音耗。

亭亭水边月下,胜人间、等闲花草。

此际风流谁似,有懒窝诗老。向虚檐、淡然索笑。

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

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

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

形式: 词牌: 孤鸾

翻译

荆溪在清晨显得清澈。询问昨晚南面的树枝,春天带来了多少气息。
一丝微妙的芬芳,不需等待远方的消息就知道。
月光下,水边的花朵独自盛开,比寻常花草更显优雅。
此刻谁能比得上风流才子,懒散的老诗人也在此处寻求微笑。
任凭雪花压顶霜欺凌,他的精神反而更加焕发。最喜欢庭院中,那小小的紫兰映衬。
孤山是寻找旧约的好地方,况且对于调和羹汤这样的重任,应该尽早准备。
我打算将它移到玉石台阶的深处,趁着花香四溢的时候。

注释

荆溪:一条清澈的溪流。
晓:清晨。
南枝:南方的树枝,可能指梅花。
春到:春天的到来。
幽芳:淡淡的香气。
陇头:边远的地方。
亭亭:姿态挺拔。
等闲:寻常。
懒窝诗老:懒散的老诗人。
虚檐:空荡的屋檐。
雪压霜欺:遭受雪压霜冻。
精神越好:精神状态更好。
庭除:庭院。
紫兰:紫色的兰花。
娇小:娇嫩可爱。
孤山:杭州西湖附近的孤山。
旧约:过去的约定。
和羹:调和食物。
用功:努力工作。
玉阶:玉石台阶。
天香:花香。
缭绕:环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清晨景象,诗人在荆溪边询问昨夜南枝的花开得如何,探究春天到来的程度。诗中的“一点幽芳”表达了对初春美好而又不易觉察之景色的赞美,而“亭亭水边月下”则是对宁静美丽场景的描绘。

接下来,“此际风流谁似,有懒窝诗老”,表明诗人在这个清晨时刻,感受到了与赵懒窝那样的淡泊名利、专注内心的风致。"向虚檐、淡然索笑"则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任雪压霜欺,精神越好"表达了一种不为外界环境所动摇,反而在逆境中精神更为振奋的情怀。紧接着,“最喜庭除,下映紫兰娇小”则是对家园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最后两句“孤山好寻旧约,况和羹、用功宜早”,以及“移傍玉阶深处,趁天香缭绕”,则是在提醒自己要珍惜时光,回忆过往的约定,并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投入到诗歌创作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清晨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18)

张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

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

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

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

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

堪笑儿童浮昌歜,悲愤翻为嬉悦。

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

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一)重午次丁广文韵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金缕曲.次韵拙逸刘直孺见寄言志

枌社新相识。恍瞻君、丰神气貌,飘然仙白。

笔底三江鲸浪注,胸次一瓯冰雪。

怎不做、龙门上客。

坎止流行元无定,敢一朝、挨却尘泥迹。

且剩把,锦云织。试看自古贤侯伯。

一时间、失虽暂失,得还终得。

儋石空无君家事,百万付之一掷。

渐养就、抟风鹏翼。

任你祖鞭先著了,占鸥天、浩荡观浮没。

挈富贵,等儿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青玉案(其二)

少时贪看琼林绕。任马上、寒威峭。

昨暮六花飞逗晓。

拥衾慵起,鬓丝笼帽,顿觉年来老。

朱阑翠竹枝枝倒。把玉甃、棱层趁风扫。

楼上一樽须放早。

同云收尽,红轮初上,对面狼峰好。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