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初八十寿诗

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

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

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

早岁经术精,亦曾摧五鹿。

剑光欲射斗,虹气还韫椟。

青箱老平生,素心媚幽独。

幼安务慈爱,太丘尚雍穆。

息机观自得,齐物保无欲。

何求三岛青,不羡双瞳绿。

但凭仁寿理,耄耋犹朝旭。

况复得象贤,再世联芳躅。

既□龙虎文,岂向林泉伏。

抚此乐事多,遥遥跻百福。

斯晨进新醪,正值开黄鞠。

却笑陶渊明,委心大化逐。

犹羡草木姿,欲驻颓龄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在夏日庆祝寿辰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对长寿、仁德与自然和谐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以自然景象起兴,暗喻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接着“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长者智慧的尊崇,期待他们能引领社会风气向善。

“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赞美了家族世代传承的学问与技艺,强调了教育与技艺的重要性。“早岁经术精,亦曾摧五鹿”则通过典故,赞扬了老人年轻时的学术成就与道德力量。

“剑光欲射斗,虹气还韫椟”运用象征手法,将老人的智慧与品德比作剑光与虹气,既锋利又柔和,既有力量又能包容。“青箱老平生,素心媚幽独”描绘了老人一生致力于学问,内心纯洁,享受孤独中的宁静与美好。

“幼安务慈爱,太丘尚雍穆”引用历史人物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仁爱与和谐的重要性。“息机观自得,齐物保无欲”表达了对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的推崇。

“何求三岛青,不羡双瞳绿”体现了对长寿的向往,但更注重内心的满足与精神的富足。“但凭仁寿理,耄耋犹朝旭”表达了对长寿与仁德并重的追求,即使年迈,仍充满活力与希望。

“况复得象贤,再世联芳躅”赞颂了家族中贤者的传承,强调了道德与智慧的代代相传。“既□龙虎文,岂向林泉伏”可能是指老人虽已年高,但依然活跃于世,不隐退山林。

“抚此乐事多,遥遥跻百福”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幸福的期待。“斯晨进新醪,正值开黄鞠”描绘了寿宴上欢庆的场景,新酿的酒与盛开的黄菊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却笑陶渊明,委心大化逐”以陶渊明为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不同看法,认为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更为重要。“犹羡草木姿,欲驻颓龄促”最后以草木的生机比喻生命的活力,表达了对长寿的渴望,同时希望保持内心的青春与活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历史、生活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对长寿、仁德、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与向往,以及对家族传承与个人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20)

朱用纯(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治学确守程朱理学,所著《治家格言》,流传颇广。康熙间坚辞博学鸿儒之荐。另有《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 字:致一
  • 号:柏庐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昆山
  • 生卒年:1627—1698

相关古诗词

题《东湖钓隐图》赠张无待

短衣匹马天涯路,一年一恸空归去。

不须舍旁苦竹逃,不须岸上牵船住。

泛泛东湖弄碧波,借问姓名张志和。

曾寻沧海逢黄石,且脱青囊挂绿蓑。

有时放艇湖心白,一竿惊动蛰龙宅。

会兴云雨遍大荒,再访五湖范少伯。

形式: 古风

赠袁重其

与子情亲已有年,今朝蓬鬓觉萧然。

交游虽广贫何救,尘世真难巧自全。

寒雪河桥负米路,春风画桨寄诗船。

须知乐意谁能似,半百婴儿戏母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至日同重其岳心访德下留饮作

正值闭关日,却来披薜萝。

幽襟知己共,令序触愁多。

云物独凭眺,山川谁放歌。

衔杯不觉暮,一线竟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乙卯人日招及门诸子过话即以当简

同此昼与夜,独命为人日。

世俗竞相传,不知义何出。

我顾深有取,顾名宜思实。

人道不易尽,交勉无苟失。

抚兹气象更,推迁如矢疾。

日新又日新,敢复少暇逸。

眷言二三子,矜尚寡俦匹。

菜羹脱粟饭,招邀话相悉。

回首献岁来,逾日已六七。

想当不待速,疾驱过蓬荜。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