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

闻道云溪上,乔林翠拂天。

鸟啼萝径外,花落石潭边。

雨歇黄精老,春深皂荚圆。

高人高卧所,毛骨半成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云溪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首句“闻道云溪上”,以“闻道”二字引出对云溪的向往与探寻,营造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氛围。接着,“乔林翠拂天”一句,通过“乔林”的高耸和“翠拂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云溪周围树木葱郁、生机勃勃的景象。

“鸟啼萝径外,花落石潭边”两句,运用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云溪中鸟鸣声声、花落水边的宁静画面,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其中,“萝径”暗示了路径蜿蜒曲折,增加了探索的乐趣;“花落石潭边”则通过“花落”这一动态景象,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点联系起来,使画面更加生动。

“雨歇黄精老,春深皂荚圆”两句,通过“雨歇”、“黄精老”和“春深”、“皂荚圆”等意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的生长状态,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这里,“黄精老”可能象征着岁月的沉淀与积累,而“皂荚圆”则可能寓意着事物的成长与成熟。

最后,“高人高卧所,毛骨半成仙”两句,以“高人”自比或想象中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这里的“高卧”既是对云溪环境的赞美,也是对内心追求的一种体现。“毛骨半成仙”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亲近自然、远离尘嚣,达到心灵上的升华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云溪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理想化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憧憬。

收录诗词(5)

丁恒(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潨山

遥望平林曙色温,淡烟新霭正纷纭。

高低松竹阴相接,撩乱藤萝暝不分。

谷口行人冲雾出,林间啼鸟隔溪闻。

不知初日散空翠,惟见青山生白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新春次黄恪翁韵(其一)

谋身长以百年期,身外閒愁总不知。

静掩重门惟听雨,旋拈秃笔谩敲诗。

鸟啼隔树初调舌,花发当窗渐满枝。

笑对阳春歌一曲,深杯同乐太平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新春次黄恪翁韵(其二)

懒散何心与世期,春风先及野人知。

千葩万蕊都成趣,语燕啼莺总入诗。

风静捲帘看草色,日晴携酒醉花枝。

恣情远逐游蜂去,浅水桥边缓步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答何竹牖中秋见怀

野兴偏宜月色秋,开轩待月小迟留。

肯教美景成虚度,正拟良朋共唱酬。

举盏但为文字饮,新诗都付锦囊收。

坐深细听残更报,祇隔芙蓉水外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