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杂兴三首(其三)

玉泉西去翠微宫,碧瓦丹楼极望中。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

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秋时节,诗人漫步于玉泉之畔,至翠微宫,沿途所见的壮丽景色。首句“玉泉西去翠微宫”,以“玉泉”和“翠微宫”点明地点,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碧瓦丹楼极望中”一句,通过“碧瓦”与“丹楼”的鲜明对比,展现出建筑的华美与壮观。

“连骑每从三市出,题名时在五陵东”两句,描绘了繁华的都市景象,以及文人墨客题名留念的情景,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生活。其中,“三市”和“五陵”分别指代繁华的市场和皇家陵墓,展现了古代城市生活的繁荣与文化底蕴。

“金茎夜饮仙人露,银汉秋高少女风”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金茎象征着仙界的美好,与“仙人露”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而“银汉秋高少女风”则以银河的广阔与秋季的凉爽,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最后,“回首欲陈阊阖迥,升平今已属群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和平盛世的感慨。其中,“阊阖”是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借指朝廷或国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秋时节的自然美景和社会风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收录诗词(68)

陈子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初名介,、懋中、人中,、海士、轶符等。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 字:卧子
  • 号:大樽
  • 籍贯: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
  • 生卒年:1608—1647

相关古诗词

晚渡钱塘

吴山越岫隔中流,箫鼓平明青翰舟。

万里晴江开晓郭,千帆春草送芳洲。

桃花欲落潮先至,莺语初闻露未收。

何事西陵常问渡,不堪独上望京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吴峦稚司李桂林

翡翠巢边匹马过,千盘桂岭郁嵯峨。

南浮漓水啼猿满,北望君山落雁多。

蛮府官閒能作赋,汉廷恩近忆鸣珂。

愁心独系张平子,欲寄琅玕奈远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冯留仙巡抚天津邺仙拜少司马一时命下赋寄

左枢司马擅良筹,宪府中丞拥上游。

兵柄一门推世将,军容两地接皇州。

三边烽燧甘泉夜,万国梯航碣石秋。

昔日二冯歌鲁卫,看君兄弟并封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干山涧中

暗绿资山画不明,水痕初没荻无声。

云能覆岸鸥衣暖,竹肯移晖鸟梦轻。

汲女改瓶羞断绠,渔儿踏鲤贯花茎。

春桥此曲多风乐,别有伤心问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