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四首(其二)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翻译

秦望山青绿秀丽,若耶溪清凉幽雅,在千岩万壑中争相流淌。女墙是用鸳鸯瓦盖成的,城墙上列有手执画戟的士兵,而蓬莱则势如飞燕,高达“三休”。看到那远在天际的一叶扁舟,使我想起了同范蠡浪迹太湖的西施,当年的姑苏台已荒芜不堪,西施的故里苎萝村也已今非昔比,我也因此有了些许寂寞惆怅的感觉。
谁人看史书看得伤了神,总是感叹青春易失,欢娱难久呢?我能不能像梅福、王羲之一样,留名青史?不过倒不如学那“四明狂客”贺知章,不为名利所累,在镜湖旁从容自得,逍遥其中,最好再把那富贵功禄都换成美酒,在这块远离尘世的水滨地尽情享乐。

注释

秦峰:即秦望山,在会稽。
耶溪:即若耶溪,在会稽。
溪旁有浣纱石,相传西施尝浣纱于此。
鸳瓦雉城:鸳瓦,即鸳鸯瓦,喻瓦之成对者。
雉城,指城上齿状小墙,又名雉堞、女墙。
谯门画戟:谯门,楼下城门。
画戟,戟上施有彩画者。
蓬莱燕阁三休:蓬莱燕阁,即蓬莱阁,系游宴之所。
燕,通“宴”。
三休,形容蓬莱阁之高。
五湖:即太湖。
茂草台荒:当初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的姑苏台今已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姑苏台旧址在今江苏苏州西南。
苎萝村:西施故里,在今浙江诸暨苎萝山下。
朱颜:红润之颜,指青春时。
翠被:原意是以翠羽饰被,这里比喻华贵的衣饰。
梅市旧书:梅市,地名。
狂客鉴湖头:狂客,唐代诗人贺知章自号“四明狂客”,晚年退居会稽鉴湖。
夷犹:犹豫,此处意为从容自得。
金龟换酒:典出《本事诗》。
金龟: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秦观眼中的江南景色和历史遗迹,展现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怀古之情。"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开篇便以壮丽的山川为背景,秦岭的苍翠与耶溪的清流相映成趣。"鸳瓦雉城,谯门画戟"描绘了古城的雄伟气象,而"蓬莱燕阁三休"则借仙境之名,寓言了古代名胜的繁华。

"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诗人想象自己在烟波浩渺中与西施共游,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美景的向往。"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则转而描绘了历史的沧桑,自然景观与人事变迁交织,引发出淡淡的哀愁。

"何人览古凝眸",诗人发出感慨,无人能真正领略历史的深沉。"梅市旧书,兰亭古墨"提及古代文人雅事,暗示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诗人以"狂客"自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鉴湖美景的深深喜爱。

最后,"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诗人渴望与知音共饮,忘却尘世烦恼,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兴衰的沉思,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寄托。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望海潮.四首(其三)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望海潮.四首(其四)

奴如飞絮,郎如流水,相沾便肯相随。

微月户庭,残灯帘幕,匆匆共惜佳期。才话暂分携。

早抱人娇咽,双泪红垂。

画舸难停,翠帷轻别两依依。别来怎表相思。

有分香帕子,合数松儿。

红粉脆痕,青笺嫩约,丁宁莫遣人知。成病也因谁。

更自言秋杪,亲去无疑。

但恐生时注著,合有分于飞。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梦扬州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形式: 词牌: 梦扬州 押[尤]韵

添春色/醉乡春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

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社瓮酿成微笑。

半缺瘿瓢共舀。觉健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形式: 词牌: 醉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