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扬州

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栏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

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为花,十载因谁淹留。醉鞭拂面归来晚,望翠楼,帘卷金钩。佳会阻,离情正乱,频梦扬州。

形式: 词牌: 梦扬州 押[尤]韵

翻译

傍晚时分,在栽满了杨柳的堤岸上,一场蒙蒙细雨刚停。怎么去年的燕子还不见飞回来呢?真让人心烦,正是春天,可让人已有了秋寒的感觉。小栏外面春风轻柔,恋人尚未归来。蜂儿经过一春的辛劳,收获甚丰,诱人的蜜香都透过绣帏浓浓地散发着。而自己心里却没有一丝甜意,恋人只说到江南一带去了,可江南那样遥远广大,到底在何处呢?正苦苦地想着,耳边又传来鹧鸪讨厌的啼叫声,更使人不胜忧愁。
我记得,曾陪你一起宴游,为了报答你优美的舞姿和清妙的歌声,我用丽锦为你缠头。我迷恋酒色,长时间地淹留在扬州,还不是因为你吗?在那些日子里,我经常骑马去游乐,直到天黑了,才喝得醉醺醺地回来。可抬头望翠楼时,你每次都卷起帘子,在等待着我。可惜现在我俩远隔千山万水,难以相会。想你想得我心绪烦乱,只能在梦中频频地与你相会了。

注释

柳塘:栽植杨柳的池边堤岸。
烟雨:濛濛细雨。
燕子未归:言春社未到。
燕子春社来,秋社去,又称“社燕”。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约农历二月二十左右。
恻恻:寒侵肌肤的感觉。
东风软:春风柔和。
花蜜香稠:《词谱》作“阴密”,《花庵词选》及毛本作“花密”。
“密”与“稠”对举,义较胜。
疑宋本有误。
鹧鸪:鸟名。
缠头:唐宋时以锦彩赏赐歌女舞妓,称“缠头”。
实指赏赐的酬金。
殢酒为花:沉溺于酒色之中。
醉鞭拂面:酒醉中用马鞭在脸上轻轻拂拭。
翠楼:华美的高楼。
后多指女子所居。
佳会:犹佳期。
指与所欢的约会。
离情正乱:离别的痛苦正使心情烦乱。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夜的画面,以"晚云收"起笔,暗示夜晚的降临,柳塘在烟雨中显得宁静而清新。"燕子未归"与"清寒如秋",透露出淡淡的离别情绪和季节的转换。东风轻柔地吹过小阑,带着浓郁的花蜜香气,然而远方的江南,主人公思念的人却不知所踪,只能听见鹧鸪的啼声,勾起无尽的春愁。

回忆起往昔与佳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陪伴着她的曼妙歌舞和丝竹之音,那些繁华与欢愉仿佛还在眼前。然而,如今酒醒归来,已是深夜,翠楼上空挂着卷起的金钩,佳人已不在,聚会的欢乐已成为过去。这中断的缘分和频繁入梦的扬州,更增添了词人的离情别绪,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深的感伤和对过去的怀念。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添春色/醉乡春

唤起一声人悄。衾冷梦寒窗晓。

瘴雨过,海棠晴,春色又添多少。社瓮酿成微笑。

半缺瘿瓢共舀。觉健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

形式: 词牌: 醉乡春

菩萨蛮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

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御街行

银烛生花如红豆。这好事、而今有。

夜阑人静曲屏深,借宝瑟、轻轻招手。

一阵白蘋风,故灭烛、教相就。花带雨、冰肌香透。

恨啼鸟、辘轳声晓。岸柳微风吹残酒。

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

那人知后,怕你来僝僽。

形式: 词牌: 御街行

满江红.姝丽

越艳风流,占天上、人间第一。

须信道、绝尘标致,倾城颜色。

翠绾垂螺双髻小,柳柔花媚娇无力。

笑从来、到处只闻名,今相识。脸儿美,鞋儿窄。

玉纤嫩,酥胸白。自觉愁肠搅乱,坐中狂客。

金缕和杯曾有分,宝钗落枕知何日。

谩从今、一点在心头,空成忆。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