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十二)

朵中飞下玉霄神,仙韵娇姝一粉真。

冰晓浴乾银浦水,雪篱愁损草堂人。

名姬骏马空词笔,废苑荒台老战尘。

冻野苍茫天四惨,两行啼雁独伤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的高洁与凄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梅花的形态、气质以及其所处环境的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

首句“朵中飞下玉霄神”,以“玉霄神”比喻梅花,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仿佛从天际飞落的仙子,展现出梅花的高贵与神秘。接着,“仙韵娇姝一粉真”进一步强调梅花的美丽与优雅,如同一位娇美的仙女,纯洁无瑕。

“冰晓浴乾银浦水,雪篱愁损草堂人。”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清晨冰霜中的清冷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观赏者内心的愁绪。冰水象征着梅花的坚韧与清高,而“雪篱愁损草堂人”则表达了人们面对梅花时的感慨与哀愁。

“名姬骏马空词笔,废苑荒台老战尘。”这两句将梅花与历史人物、废弃的园林相联系,借以表达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名姬骏马代表了曾经的繁华与荣耀,如今却只能在诗人的笔下寻觅踪迹;废苑荒台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最后,“冻野苍茫天四惨,两行啼雁独伤春。”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寒冷、空旷、悲凉的画面,冻野、苍茫、天四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两行啼雁,既是自然界的真实景象,也象征着春天的来临,但在这片荒凉之地,春天的到来反而增添了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人生、历史、自然变迁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忆梅

夜分明月是扬州,尚有春风在树头。

莫怪当年何水部,岁寒心事与谁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评梅

月旦花前岂乏人,风霜齿颊带阳春。

江南野史馀芳论,绝世清如古逸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别梅

花谢东风搅离思,愁翻缟袂忍轻分。

月明梢送临溪水,春树遥怜隔暮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惜梅

香销泥污意徘徊,掠地回风玉作堆。

愁绝黄昏无一语,怕看孤月上窗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