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南楼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谁在中秋的夜晚吹奏着玉笛?黄鹤飞回时不会认不得旧游之地。
汉阳的云树依然多情地横布在长江北岸,江水默默地环拥在南楼楼底。
夜已深街市仍旧灯火通明照亮天空。舳船罗列,旌旗把月光搅动了。
可笑我这鲈鱼乡里的钓鱼翁,竟然因为武昌鱼好吃,就滞留在此地!

注释

鄂州:隋开皇九年(589年)改郢州为鄂州,治所每江夏(今武昌)。
南楼:指武昌黄鹤山上的南楼。
汉树:汉阳的云树。
蜀江:指长江。
烛天:灯火照彻天空。
摇月旌旗万里舟:形容船舰之多,旌旗把月光搅动了。
鲈乡:莼鲈乡,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中菇菜(茭白)、莼羹、鲈鱼脍,即弃官南归。
作者是吴郡人,故云。
垂钓手:作者自谓。
武昌鱼:盛产樊口。
即樊口鳊鱼。
又称“缩项编”。
淹留:停留,久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鄂州南楼》,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过往经历的怀念。首句“谁将玉笛弄中秋”以笛声点出月夜,引发对往昔的追忆;“黄鹤飞来识旧游”借黄鹤楼的典故,暗示诗人与友人在此地的旧时相聚。接下来,“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两句,通过写景抒发情感,树木有情,江水沉默,寓言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描绘了夜晚鄂州的繁华景象和江上船只的行进,展现出城市的热闹和江面的辽阔。最后两句“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诗人以“鲈鱼”典故自嘲,表示尽管武昌鱼美,但自己并非只为贪图享乐而滞留,暗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仕途的抉择。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富含历史文化的意蕴,体现了范成大作为南宋文人的深厚文学功底和独特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阊门戏调行客

日夜飞帆与跨鞍,阊门川陆路漫漫。

人生自苦身馀几,天色无情岁又寒。

万事惟堪六如观,一杯莫信四并难。

重阳虽过黄花少,尚有迟开玉雪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雪寒围炉小集

席帘纸阁护香浓,说有谈空爱烛红。

高饤膻根浇杏酪,旋融雪汁煮松风。

康年气象冬三白,浮世功名酒一中。

无事闭门渠易得,何人蹑屐响墙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雪意方浓复作雨

拟看飞花阵,翻成建水声。

雨吾宁不识,雪汝几时成。

三白从今卜,千仓待此盈。

黄云如有意,青女莫无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雪霁独登南楼

雪晴风劲晚来冰,楼上奇寒病骨惊。

雀啄空檐银笋堕,鸦翻高树玉尘倾。

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

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