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诸侄读书处

盍簪楼外读书处,帘捲清幽景亦奇。

北望数峰遥接汉,南来一水细通池。

花枝欲醉春何减,天气宜人鸟自知。

三载芸窗淹世籍,十年楼阁主恩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读书场景。首联“盍簪楼外读书处,帘捲清幽景亦奇”中,“盍簪”暗示了聚集之意,楼外的环境清幽,卷起的窗帘映衬出独特的景色,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引人入胜的氛围。接着,“北望数峰遥接汉,南来一水细通池”两句,通过远眺与近观的视角,展现了远处山峰与天际相连的壮丽景象以及近处水流细流的生动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丰富。

“花枝欲醉春何减,天气宜人鸟自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花枝似乎在春光中陶醉,天气宜人,连鸟儿都仿佛懂得欣赏这份美好。最后,“三载芸窗淹世籍,十年楼阁主恩施”表达了长时间在此读书学习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暗含了对读书处主人恩赐的感激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读书环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作者对于知识、学习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30)

张嗣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 字:效忠
  • 籍贯:清远

相关古诗词

濠上观妓

习家池上共徘徊,一曲清歌送落梅。

云液醉残鹦鹉勺,玉箫吹彻凤凰台。

梦回似入巫山去,赋就疑从洛水来。

良夜未央重剪烛,看花青眼为谁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瑞雪

大有年徵降瑞祥,新春处处百花香。

忽惊梅蕊霜如蜜,渐见松盘雪似糖。

几世玉皇霏玉屑,千年琼女下琼浆。

天心不爱珍奇宝,故与人间见露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麦穗两歧诗

上帝降康年,来牟荷明赐。

仲夏朱明时,绿野望如茨。

玉节祥光摇,金枝黄云委。

一茎涵春芒,两歧表圣瑞。

问之何因尔,刺史张君诒。

德政格苍穹,宝穑遗民利。

讴歌彻渔阳,俯仰欢老稚。

一方庆和丰,普天沾乐事。

汉代旌循良,后世诵贤勚。

告尔百君子,景行为赤帜。

形式: 古风

邑侯李湘峰古野惠爱祠落成次平县令刘宁沙排律古诗十六韵奉颂

邑羡真循令,政善系民思。

衢颂盈阛阓,碑镌志仁慈。

力暇安陇亩,思深起疮痍。

徵呼不相及,熙恬复奚疑。

攀缆延旌旆,环车觌丰仪。

僚友共驻节,亭阴频献卮。

扶筇勤野老,骑竹萃群儿。

不闻雀鼠讼,偏吟召杜诗。

麦呈两歧秀,桑垂鲜附枝。

花下□鞍马,陌旁驯雉雌。

欣继潘阳治,何妨孟帽攲。

乐事古稀闻,胜会今觏兹。

醒酒薰风入,赏心旭日迟。

返照添幽况,欢声送远吹。

九重恩诏下,古野片珉遗。

脍炙无穷口,谁云暂解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