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樵行

朝霞朦胧入林坞,零星背篝腰破斧。

田家无田有门户,不免将身犯豺虎。

禽惊鹿寒木丁丁,一篝数枝千万声。

严风裂肤催出日,入涧饮水饥肠鸣。

缝无尺布舂无粟,菜根扫叶燃难熟。

留柴趁市将输官,一钱不救长饥寒。

年年采樵樵渐少,官家苗役无时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采樵行》描绘了宋代农民艰辛的伐木生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霞光初照,林间小径上,伐木人背着火把,手持斧头,踏入深林的情景。他们虽无田地,却不得不冒着被野兽袭击的风险,为生计奔波。

“田家无田有门户”,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难,他们虽有家门,却因无田可耕,只能通过伐木谋生。“不免将身犯豺虎”,形象地描绘了伐木人面临的危险与挑战。

接着,诗人通过“禽惊鹿寒木丁丁”之句,渲染了森林中的寂静与寒冷,以及伐木人的劳作场景。严寒的风刮过,皮肤被割裂,他们仍需赶在日出前工作,进入山涧饮水解渴,饥饿感在空荡的胃中回响。

“缝无尺布舂无粟,菜根扫叶燃难熟”,揭示了伐木人生活的贫困与艰苦。他们衣衫褴褛,粮食短缺,只能以野菜充饥,连火种都难以点燃,食物难熟。

“留柴趁市将输官,一钱不救长饥寒”,表达了伐木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将辛苦所得的柴薪送到市场,换取微薄的收入,但这些收入却无法解决长期的饥饿与寒冷问题。

最后,“年年采樵樵渐少,官家苗役无时了”,点明了伐木人数量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连年的劳役和贫困导致的。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民的剥削,也体现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紧张关系。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宋代农民在封建社会背景下,面对自然与社会双重压力下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怀。

收录诗词(274)

冯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路傍柏

路傍有柏千尺高,数夫连臂环周遭。

十里烟云护苍翠,一天风雨寒萧骚。

纵横万蛇入土斗,扶摇千骑盘空走。

岂能霜雪岁寒知,自有江山神物守。

五月炎光烧草木,柏影重重似华屋。

往还不择贵与贱,借与清凉解炎酷。

本来无情柏与人,偶然相值如相亲。

贵侯馀资万钟禄,不到流离亲骨肉。

前时仗节徒东归,观望风彩争奔驰。

族中俛首弹指意,安用富贵摩天为。

谁人试从贵侯道,莫从此路争荣耀,恐为路傍柏轻笑。

形式: 古风

黔江

黔江远从思播来,黔中五溪此其一。

东出涪陵与涪会,日抱岚光照城壁。

去年黔安方解缆,久倦崎岖喜飞疾。

惊湍骇浪或当道,万马奔驰两锋镝。

偶然划过脱重险,千悔中流无路出。

瞿塘乘涨秋下峡,猿啸穿流夜投驿。

鱼腹未葬身尚在,虎牙屡磨魂已失。

巫阳一岁却归来,还向江前酒重沥。

形式: 古风

八阵碛

永安宫前瀼西碛,万流峡口争奔激。

秋涛卷地裂山谷,水落依然阵图出。

阵形聚拳六十四,传是武侯亲手迹。

斯人管萧岂足道,身在巴东心汉室。

从容所遇皆法制,浩荡胸中万分一。

阴机暗与天地合,壮气曾将鬼神役。

至今千载矻不动,渺莽几深难致诘。

岂徒豪杰重嗟赏,应有神灵长护惜。

庙偏裸裎七壮士,酒炙纷纷走巫觋。

万事颠倒皆偶然,卧龙无处沾馀沥。

形式: 古风

哭景馆吏立之

去年四月二十七,亲见进之没磝盘。

今年二月十三日,又闻立之死卼白。

身膏草野心为谁,区区身后犹谗疾。

进之一子久乃得,立之一子称特恩。

死封疆臣古所重,千载烈士多衔冤。

立之才武世少敌,胸中意欲吞河湟。

将军一剑义自决,塞上扰扰多奔亡。

前功委弃不复收,李蔡下士皆封侯。

生人欺鬼不解语,天道反复终相雠。

昨得二月三日书,犹云持重破贼锋。

等閒人事祇十日,使我泪落亲书踪。

儿痴母老女未嫁,实事无一虚名存。

相知抱恨宁复论,谁为往吊洮西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