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事戏作

少年辛苦校虫鱼,晚岁雕虫耻壮夫。

自是诸生犹习气,果然紫诏尽驱除。

酒间李贺皆投笔,地下班扬亦引车。

唯有少陵顽钝叟,静中吟撚白髭须。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年轻时勤奋研读诗书如校对虫鱼,晚年时以雕琢文字为耻笑壮士行为。
读书人本性如此,紫禁城的诏书果然能驱使他们离开。
在饮酒时,连李贺这样的才子也放下笔,地下诗人班扬甚至驾车离去。
只有杜甫这老顽固,在宁静中独自吟咏,抚摸着胡须。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辛苦:勤劳刻苦。
校虫鱼:比喻深入研究学问。
雕虫:形容微不足道的文字工作。
耻壮夫:以之为耻,认为不如壮年男子的行动。
诸生:泛指读书人。
犹:仍然。
习气:长期养成的习惯或风气。
紫诏:皇帝的诏书,象征权力和地位的变动。
酒间:饮酒之时。
投笔:指放弃写作。
班扬:班固和扬雄,古代著名文人。
引车:驾车离去,表示远离官场。
少陵:杜甫的别称,因他曾居长安少陵附近。
顽钝叟:形容杜甫性格倔强,不随流俗。
静中:在安静的环境中。
撚:搓弄,这里指抚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舜民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科举考试的辛酸体验和对未来学术生涯的自信与期望。诗中通过少年时期的刻苦学习与晚年时的雕虫(即精细刻画文字)之间的对比,展示了诗人从年轻时的刻苦攻读到成熟后的自我肯定。

“少年辛苦校虫鱼”一句,以虫鱼比喻古代学子在经典文献上的钻研和背诵,体现出少年时期的艰难与付出。接下来的“晚岁雕虫耻壮夫”则描绘了成年后的诗人,对于曾经辛苦学习的回忆充满自豪。

“自是诸生犹习气,果然紫诏尽驱除”表明诗人认为自己与其他学者一样,在不断地修炼和磨砺自己的学问,最终通过科举考试取得了成功,获得了官方的认可(紫诏)。

“酒间李贺皆投笔,地下班扬亦引车”这两句通过对唐代诗人李贺和南朝文学家班昭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与追求。他们即使是在饮酒之际也能挥毫泼墨,或者是面对地下文字时也能够引领时代潮流。

最后,“唯有少陵顽钝叟,静中吟撚白髭须”则以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别称“少陵”自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在安静的环境中,以悠长的韵味吟咏诗句,宛若老者拨弄着自己的白发,透露出一份超然与淡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学术生涯的回顾和展望,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于未来学术成就的坚定信念。

收录诗词(308)

张舜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诗人陈师道之姊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 字:芸叟
  • 籍贯:邠州(今陕西彬县)
  • 生卒年:1065

相关古诗词

题融师松斋

未解子荆流可枕,冷笑陶令琴无弦。

临流有耳安用洗,续弦得胶还自煎。

不禁巢边黄口闹,不作竿上鲇鱼缘。

但欲移床倚西壁,共师饱听松风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薛判官秋溪烟竹

深墨画竹竹明白,淡墨画竹竹带烟。

高堂忽尔开数幅,半隐半见如自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燕山闻杜鹃

晓色千峰杳未分,声声哀怨出云根。

举头忽见思乡岭,何不他时别处闻。

形式: 七言绝句

赠奉议沈辽诗

凫胫天生短,鹤胫本来长。

一朝有客欲断续,二物无地逃悲伤。

吾徒曾匪凫鹤匹,又取圣贤为学术。

解将轩冕等浮云,宁免傥来并执一。

夫君擢秀居东南,代以文词起簪绂。

铮铮官业素有闻,更号能书居第一。

平生意气少防闲,一跌落在江湖间。

几年转徙无家室,唯与樵渔为往还。

醉吟未免写胸臆,健笔依旧飞云烟。

远俗僻陋多不识,都城一帖沽万钱。

今朝我过齐山下,邀我陟降游二山。

羡君卜筑思意尽,今古气象罗目前。

佛留九顶千株石,天赐清溪一水湾。

自拾薪枝给朝夕,不与城郭通交关。

亲友一切皆谢绝,惟许子驰来问安。

人生涉世多忧喜,不用昭昭明物理。

少小辛苦卜一廛,如今老大无居止。

迁流方从五岭去,敢望生还复经此。

万一君恩纵北归,与君左右为邻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