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夜月蚀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身着华服在深夜礼拜,庭院中向月亮致敬。
所有仰望天空的人,都怀有对你的敬爱之心。
目光追寻山河的倒影,耳畔回荡着钟磬的声音。
光芒转瞬即逝,悲伤的泪水湿透衣襟。

注释

盛服:华丽的服装。
清夜:深夜。
太阴:月亮。
凡来:所有到来的人。
仰天:抬头看向天空。
爱君心:对你的敬爱之心。
目断:目光追随着。
山河影:山河的倒影。
耳闻:听到。
还光:光芒。
俄顷:片刻。
涕泗:眼泪和鼻涕。
漫沾襟:湿透衣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月食景象,诗人通过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抒发了自己的忠君之情。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开篇即以庄重的礼仪描写月食发生时诗人的行动,他穿着正式的衣服,在深夜里走到中庭,面向太阴(指月亮)。这里的"凡来仰天者"包含了所有仰望天空的人,他们都怀有对君主的爱戴之心。这表明了古代士人对于皇权的尊崇和忠诚。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接着,诗人描述了月食时所见所闻:视线被遮断,只能看到远处模糊的山水景象;听觉上则是清晰的钟磬之声。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月亮在天空中突然消失带来的意外感受。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恢复正常的光明即将到来而感到欣慰,同时也流露出对这短暂黑暗的惆怅和不安。这段时间内,他的眼泪纷纷,不禁洒落在衣襟上。

整首诗通过月食这一自然现象,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天道、君权以及个人情感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处暑后风雨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其二)

野店当官道,村醪唤客留。

偶因乘早出,故作探春游。

芳意林梢静,晴光水面浮。

人言有龙洞,近在石山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其一)

閒骑羸马出,远饯绣衣行。

爱此川原迥,欣然风日晴。

隔篱梅半落,断陇麦初生。

每恨微官缚,茅山负夙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永迥观赏桂刘君佐黄景岩治酒

双桂峥嵘万竹间,云枝露粟缀高寒。

轩窗日日吹香过,冠盖时时载酒看。

月里曾舂金杵臼,雨馀乱点石棋盘。

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