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迥观赏桂刘君佐黄景岩治酒

双桂峥嵘万竹间,云枝露粟缀高寒。

轩窗日日吹香过,冠盖时时载酒看。

月里曾舂金杵臼,雨馀乱点石棋盘。

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两棵桂花矗立在万竹丛中,云雾中的枝条挂着露珠,显得高洁清寒。
每天,香气从轩窗飘过,官员们的车马常常带着美酒来欣赏。
在月光下,仿佛听到仙人用金杵捣药的声音,雨后,石棋盘上斑驳点点。
如同乘着木筏的仙女般清雅如鹤,她轻盈地舞动着,伴着霓裳羽衣的旋律,宛如白鸾起舞。

注释

峥嵘:高耸的样子。
云枝:云雾中的树枝。
露粟:露珠像粟米一样。
冠盖:官员们的车马。
乘槎:乘坐木筏。
清如鹤:清雅如仙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画,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开篇“双桂峥嵘万竹间,云枝露粟缀高寒”两句,设置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双桂指的是桂树的花朵,而峥嵘则形容山峰的层叠感,万竹间则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云枝和露珠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不失华丽的景象。

接着“轩窗日日吹香过,冠盖时时载酒看”两句,透露出诗人每天都能享受到桂花飘香,以及朋友间相互敬酒的情趣。轩窗是高大的窗户,形容诗人的居所宏伟,而冠盖则指的是官帽和车盖,这里用来比喻朋友们的到来。

“月里曾舂金杵臼,雨馀乱点石棋盘”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境界。舂是捣药的工具,而这里则是在说诗人曾在月光下捣制仙丹,雨后的石头被露珠滴落形成了天然的棋盘。

最后“乘槎仙子清如鹤,一曲霓裳舞素鸾”两句,则描绘了一位仙子乘着神鸟(槎)翱翔于空中的景象。仙子的形容与白鹤相似,表明其纯洁无瑕,而一曲霓裳则是仙子在演奏一种仙乐,素鸾则是指仙界的音乐。

整首诗通过对桂树、云露、轩窗、冠盖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月下捣丹、石棋盘、乘槎仙子等超自然场景的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和憧憬,是一首充满诗意与想象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生日和洪山甫见赠韵

雪云无罅霁无期,勾引春光入泮池。

师道幸为文学掾,尧夫喜见太平时。

典衣沽酒从儿笑,闭户吟诗只子知。

甚欲相随强歌舞,却怜多病觉衰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用韵答萧济翁

想君不欠买山钱,要学骑驴孟浩然。

拂袖径行轻万里,著书直待后千年。

林泉短褐凄将老,斋馆孤灯耿不眠。

明旦履霜何所向,大茅峰顶看芝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石屋洞

谁擘空青露石坳,游龙伸臂下南高。

鬼神穿凿地脉碎,风雨支撑天柱牢。

峭壁苍苔侵佛髻,悬崖滴乳湿僧袍。

伽蓝闻是香山叟,灯暗荒池没野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交山龙祠祷雨

晓入荒蹊陟断冈,多年庙食白龙王。

要添溪上半篙水,不远山中一瓣香。

灌木云昏旌旆出,高田土渴桔槔忙。

莫疑栖隐无深洞,且得随车雨送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