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奇木有古意,爱古人亦奇。
嘉禾老君观,毗陵烈帝祠。
二桧栋梁物,俱逐劫火移。
朅来溧城西,见此铁石姿。
灵狸肯荐骨,死豹仍留皮。
拿空有爪龙,踞地无角螭。
三株两失叶,檐溜伤南枝。
僵立万雪霜,坐更几邻仪。
我将护赤栏,甃以苍石墀。
深根直不朽,雅操坚自持。
栋梁与薪槱,待用各有时。
罔俾孤山树,专美坡仙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古老的庙宇景象,通过对奇特古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怀念与敬仰。诗中“爱古人亦奇”一句,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古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源于他们留下的珍贵遗产。
在第三联“朅来溧城西,见此铁石姿。灵狸肯荐骨,死豹仍留皮。”中,诗人通过对比生动的动物形象和坚硬如铁石的古木,强调了时间的沧桑与物是人的不易腐朽。
至于“拿空有爪龙,踞地无角螭。”一句,则以神秘的龙螭形象,衬托出这古木非凡,更显得威严而庄重。
诗人接着写到“三株两失叶,檐溜伤南枝。僵立万雪霜,坐更几邻仪。”这里通过对树木的描写,表达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情感,以及面对自然力与时间力量时人类的无奈。
最后,“我将护赤栏,甃以苍石墀。深根直不朽,雅操坚自持。”诗人以坚定之心表达了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决心,而“栋梁与薪槱,待用各有时。”则显示出一种对未来抱有希望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一种对于历史的尊重与保护,以及对于自然界中坚韧不拔之物的赞美。
不详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赤脚踏层冰,素蟾浴清水。
可怜偷桃儿,竟以寒饿死。
木瓢挂空壁,蠹册堆破几。
有子如矮奴,踉跄入城市。
趁雨过云关,东风尚峭寒。
野花浑未放,石路卒难乾。
薄酒无多酌,穷途信少欢。
归来借蓑笠,莫作老坡看。
什什伍伍金人降,将军忍杀令归乡。
归时说与汝郎长,纳土封汝异姓王。
桓将军,军城南。牛将军,军城北。
他军只有八千人,卒急临洮攻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