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闻说山中好问津,桃花如梦水如尘。
乍看幕燕成新垒,谁忆泥牛换早春。
打鼓吹箫今岁社,更衣脱帽旧时人。
门前柳色依然绿,陶令年来避葛巾。
这首清代诗人陆世仪的《春日田园杂兴(其二)》描绘了一幅山中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闻说山中好问津”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探求,暗示着诗人对于宁静淡泊的追求。次句“桃花如梦水如尘”运用比喻,将桃花比作梦境,流水比作尘埃,营造出一种梦幻而飘渺的意境。
“乍看幕燕成新垒”写的是春天燕子筑巢的景象,暗示着生机与更迭。“谁忆泥牛换早春”则借典故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泥牛入海”寓言新春的到来,暗示人事变迁。
“打鼓吹箫今岁社”描绘了乡村社日的热闹场景,鼓箫声中透出民俗风情。“更衣脱帽旧时人”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忆,通过脱帽这一细节,流露出淡淡的怀旧之情。
尾联“门前柳色依然绿,陶令年来避葛巾”以门前柳树的常绿象征永恒不变,暗指诗人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不愿为官,以葛巾自省,保持清高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不详
文学家,被誉为江南大儒。晚号桴亭,别署眉史氏。明亡,隐居讲学,与陆陇其并称二陆。他一生为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博及天文、地理、河渠、兵法、封建、井田无所不通。其理学以经世为特色,这既是对晚明理学空疏学风的批判,也适应明清之际社会变革的需要。著有《思辨录》、《论学酬答》、《性善图说》、《淮云问答》,及诗文杂著等40余种、100余卷
一夜东风春雨赊,起看流水入沟斜。
篱头未下丝瓜种,墙脚先开蚕豆花。
稚子凿池浮乳鸭,老翁摊箔晒新暇。
已知身世无余乐,聊尔徜徉未是差。
春社才过雨水中,灌园初学问山翁。
新成芥辣旋栽苣,既落瓜壶不用葱。
衣履已知非晋代,蚕桑聊自说《豳风》。
高原小麦青青秀,不见歌声起故宫。
野水滩头长荻芽,池塘处处起鸣蛙。
一春多雨占三白,二月无茶摘五加。
寒食沓来惊汉腊,塞歌时起接边笳。
春郊风景还如旧,添得伤心是短髽。
舍北村南雨又晴,倦抛书卷漫游行。
山鸠逐妇每双唤,苍鼠窥人时独惊。
种秫拟成千日酒,腌菘聊当一春羹。
月泉甲子依稀是,读罢遗编泪暗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