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酬通上人问疾

东林生早凉,高枕远公房。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

何事沈痾久,含毫问药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东林寺里早早感受到清凉,高高的枕头睡在远离尘世的僧房。
在观想心中智慧之后,深夜的滴漏显得格外漫长。
受惊的蝉从昏暗的柳树中飞出,微弱的月光隐藏在曲折的回廊中。
为何我长久病痛不愈,提笔向药王菩萨询问良方。

注释

东林:指东林寺。
早凉:清晨的凉意。
高枕:高高的枕头。
远公房:远离世俗的僧人居室。
大士:菩萨,此处指药师佛。
看心:观想内心。
清漏长:滴漏声长,形容夜深。
惊蝉:受惊的蝉。
暗柳:昏暗的柳树。
微月:微弱的月光。
回廊:曲折的走廊。
沈痾:久病不愈。
含毫:提笔。
药王:药王菩萨,医药之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在深夜时分思念远方的朋友,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诗中“东林生早凉”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清凉宁静的夜晚场景,而“高枕远公房”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大士看心后,中宵清漏长”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是在深夜,而且通过“大士”的自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同时,“心后”二字暗示诗人在静谧的夜晚深处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中宵清漏长”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寂静。

“惊蝉出暗柳,微月隐回廊”这两句,更是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了夜景。蝉虫在柳树间偶尔发出惊鸣,而微弱的月光则穿过回廊,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静谧的氛围。

最后,“何事沈痾久,含毫问药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诗人询问友人为何病症缠绵不愈,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在深夜里思念朋友、关心朋友健康的温暖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静谧的夜晚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友情的深厚。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题延州圣僧穴

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

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壁昼然灯。

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

昔日舍身缘救鸽,今时出见有飞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吴通微主人

食贫无尽日,有愿几时谐。

长啸秋光晚,谁知志士怀。

朝烟不起灶,寒叶欲连阶。

饮水仍留我,孤灯点夜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题杜舍人林亭

来访龙楼客,时逢酒瓮新。

花齐云入幕,苔径竹迎人。

鹊喜娇迟日,莺啼惜暮春。

不须耽小隐,南院在平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

半日吴村带晚霞,闲门高柳乱飞鸦。

横云岭外千重树,流水声中一两家。

愁人昨夜相思苦,闰月今年春意赊。

自叹梅生头似雪,却怜潘令县如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