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题王孟端春流出峡图(其一)

锦江一派自天开,谁写春流映翠台。

万木深中疑欲断,千崖裂处讶还来。

蒸成暖浪鱼翻尺,绕向仙家客渡杯。

瀑挂玉龙如起蛰,沫飞野马似吹埃。

探源讵识临河意,乘木谁堪涉险才。

近水人家巢鹳鹤,远山天际落莓苔。

趁流蜀贾回轻舸,烧野巴僮垦废莱。

万里风烟真缩地,丹青技盖至此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次韵题王孟端春流出峡图”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开篇“锦江一派自天开”,以锦江之水自天而降,展现了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接着,“谁写春流映翠台”,将春水映照在翠绿的台面上,赋予了画面以生机与活力。

“万木深中疑欲断,千崖裂处讶还来”,通过描绘万木丛中的幽深与千崖裂口的惊异,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壮美。随后,“蒸成暖浪鱼翻尺,绕向仙家客渡杯”,以鱼儿在暖流中翻腾,仙家渡口的宁静,营造出一种和谐与超脱的氛围。

“瀑挂玉龙如起蛰,沫飞野马似吹埃”,瀑布如同玉龙般悬挂,水沫飞溅犹如野马奔腾,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接下来,“探源讵识临河意,乘木谁堪涉险才”,表达了对探寻源头和面对险境时内心情感的思考。

“近水人家巢鹳鹤,远山天际落莓苔”,描绘了近处水边人家与远处山间莓苔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存。最后,“趁流蜀贾回轻舸,烧野巴僮垦废莱”,通过蜀地商人乘舟而归和巴地农人开垦荒地的情景,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思考。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画面栩栩如生,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590)

唐顺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号:荆川
  • 籍贯:武进(今属江苏常州)
  • 生卒年:公元1507~15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题王孟端春流出峡图(其二)

满屋春流讶眼开,丹青彷佛见章台。

晓经神女和云度,寒尽天山带雪来。

合势两涯谁辨马,潜行一线仅胜杯。

戏暖鱼龙恰不夜,漱川花竹总无埃。

沿洄欲问幽人住,险绝堪矜蹈水才。

荆巫信有四时雨,滟滪全销一点苔。

祠识黄牛多古木,城迷白帝半荒莱。

吾生本是东吴客,万里西游亦壮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山居

枪榆徙海鹏鸠笑,续短截长凫鹤悲。

山翁未解稽生癖,垢面蓬头也自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一)

嘐嘐妄意空千载,没没安能盖一乡。

江东若问如卿比,车载还应更斗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读王遵岩所为拙集序文自嘲四首(其二)

文章未出风土外,人品犹缠习气中。

只可清狂惯吴语,却令识字笑吴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