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枪榆徙海鹏鸠笑,续短截长凫鹤悲。
山翁未解稽生癖,垢面蓬头也自宜。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的独特景象与情感体验。首句“枪榆徙海鹏鸠笑”,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奇异的画面:枪榆树被移至大海边,鹏鸟与鸠鸟在旁嬉笑。这里运用了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枪榆与大海的不协调,以及鹏鸟与鸠鸟对这种情景的反应,都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次句“续短截长凫鹤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感。凫(野鸭)与鹤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鸟类,但在这里,它们面对着被人为改变的生活环境,感到悲哀。这不仅是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也是对人类行为可能带来的破坏性后果的一种警示。
后两句“山翁未解稽生癖,垢面蓬头也自宜”则转向了对山居生活的描述。山翁,即山中的老者,他或许不解为何要追求那些看似繁琐或不合时宜的生活习惯(稽生癖),但他依然自在地生活在山中,即使面容污垢,头发蓬乱,也觉得适宜。这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同时也体现了对个性自由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人性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不详
一字义修。汉族。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嘐嘐妄意空千载,没没安能盖一乡。
江东若问如卿比,车载还应更斗量。
文章未出风土外,人品犹缠习气中。
只可清狂惯吴语,却令识字笑吴蒙。
札也能轻千乘国,道□无能早□讥。
三十年来持戒意,于今四十已知非。
力希颜氏何能望,窃比言游未敢安。
老大渐知亲洒扫,试将妙用此中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