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民行

蒙裾复辑履,饥民卧道旁。

不食问几日,欲语泪千行。

去年河水涨,河西秋稼伤。

严冬寒且饥,老幼多死亡。

残喘延至春,乞食来此方。

昨日过朱门,瓜牙如虎狼。

今朝叩蓬户,十家九绝粮。

命已悬旦夕,恨不死故乡。

低头不复语,面目色凄凉。

欲救无寸柄,徘徊空断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崔旸的《饥民行》描绘了一幅令人痛心的社会画卷。诗中,诗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饥民在路上的遭遇。他不仅自己忍饥挨饿,还看到周围的人们同样困苦,去年河水上涨导致河西地区秋收受损,严冬加剧了饥饿和死亡。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时节,但他们却不得不乞讨度日,路过富贵人家时,对比鲜明,豪门大户的奢靡与贫民的饥饿形成强烈反差。

“瓜牙如虎狼”形象地刻画了富人的贪婪,而“十家九绝粮”则揭示了社会的贫困程度。诗人表达出对生命的绝望,宁愿死在故乡也不愿在这种困境中挣扎,内心的悲愤和无力感溢于言表。最后,他低头无言,面容凄凉,深感救助无门,只能空自悲叹,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深忧虑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不公。

收录诗词(1)

崔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赴郴州经九嶷山和戴叔伦原韵

蛮月挂青树,荒风吹绿林。

云经三楚湿,天入九嶷深。

古洞门常闭,阴崖路自寻。

雨过斑竹泣,红泪落猿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平湖乐

平湖湖水清且涟,春风满路摇画船。

弄珠楼头一凝眺,远山初月光娟娟。

三月才过交四月,牡丹未谢啬薇发。

黄鱼市上带冰来,绿笋园中和雨掘。

二三朋好相提携,间来湖上酒具赍。

笑攀垂柳衣黏絮,醉踏落花香作泥。

风光如此良不恶,见惯司空浑淡漠。

身在他乡忆故乡,今朝始识平湖乐。

形式: 古风

过溱头桥读桥上碑记知为郭林宗访汝南处

澄之不清淆不浊,一水遥遥隔芳躅。

长虹驾空石砺齿,兴来踏月深怀企。

几日离居鄙吝生,两心相印槃阿矢。

由来处士虚声尚,隐囊玉尘标清望。

论治要争伊吕先,抗怀宛在黄农上。

岂知家国误虚谈,正坐身心习疏放。

责实知谁副盛名,汪波千顷汝南清。

朝廷自著钩党籍,乡里终留月旦评。

角巾垫处停华毂,一见倾心写金玉。

对客谁夸御李来,入林岂信攀嵇独。

想见扶阑并辔游,渺渺烟波人上头。

赠芍已忘周岁月,题桥谁续汉春秋。

桥下丰碑作人语,似记前贤曾住处。

峻极嵩高入望遥,流水无声背人去。

形式: 古风

鹰雏行和黄树斋同年爵滋

炎风扇空火云炽,赤日腾腾百鸟避。

羽毛虽丰非所遭,不信尔鹰能自豪,且向大树将翔翱。

树上寄危巢,树下坦行路。

雏饥求食母为哺,谁知反触行人怒。

绕树三匝枝无依,尔雏弱小斯见羁。

别离生死不相顾,母鹰当亦愁高飞。

可怜得食还相觅,人海茫茫地频易。

住久阶除性亦驯,早经忧患神犹惕。

母鹰日昨檐前呼,频来频去声乌乌。

读君新诗我增感,天涯病羽伤羁孤。

解绦纵去亦何有,只恐云霄忘回首。

本无责报听尔为,尚有余思待君剖。

君不见西风转瞬辽天廊,平原漠漠鸱声恶。

刺空愿尔慎驱除,毋令累百输一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