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石鼓书院

衡州之山多奇特,雁峰峙南石鼓北。

周宣攻车不到此,佳名今古同烜赫。

长松翳阁神所栖,断碣欹墙人不识。

侧闻李宽建自唐,风雨年年秋草碧。

凭临十里万家烟,远树撑天鸟飞没。

其下绿净者湘江,左会蒸流环一玦。

我因行役过此邦,荆榛满眼尘满臆。

跻阶便问合江亭,吊古心怆访遗迹。

韩张两人久不作,高文大章垂金石。

剔藓循诵半模糊,发箧朗吟三太息。

小憩危亭日影斜,登楼一眺乾坤窄。

文名山斗今几人,吾道南来溯正脉。

黄昏钟鼓催客卧,秋山月出寒江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罗源汉的《宿石鼓书院》描绘了衡州石鼓山的独特风貌和历史遗迹。首句点出山势奇特,雁峰与石鼓相对,暗示着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诗人提及周宣王攻伐之事,强调石鼓山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书院的静谧与神秘,长松蔽日,神灵栖息,而古老的碑碣倾倒,引人怀古。

诗人转而提及李宽建亭的历史,秋草年年,风雨如故,增添了岁月沧桑之感。石鼓书院周围景色壮丽,十里人家炊烟袅袅,远山近树构成一幅生动画面。湘江碧波荡漾,蒸水环绕,犹如一块翠玉镶嵌在山间。

诗人以自身行旅之身,目睹石鼓书院的荒凉,荆棘丛生,尘土满目,表达了对往昔辉煌的感慨。他询问关于合江亭的遗迹,吊古之情油然而生。接着,诗人缅怀韩张两位先贤,他们的文章如金石般流传,但如今能读到的只剩斑驳苔藓和模糊的篇章,令人叹息。

小憩之时,夕阳西下,诗人登上危亭,感叹天地之狭,又反思文脉的传承。最后,夜幕降临,钟鼓催促归宿,秋山月色映照寒江,为诗篇画上宁静而寂寥的尾声。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历史变迁,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敬仰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收录诗词(3)

罗源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音崖

南海何人在,悬崖自古今。

一龛藏世界,半岭有晴阴。

我欲探龙窟,扪萝力不任。

泉声送钟响,洞口白云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镇淮楼

百尺高楼迥,烟云面面开。

蜀山还北向,淮水自南来。

荒草寒筝浦,斜阳下弩台。

不须悲故国,重吊楚江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泗城登山远眺有怀作

宦海行踪动客愁,匆匆又作胜湖游。

楚山南去连吴远,淮水东来挟泗流。

人代沧桑双语燕,渔樵风雨一归舟。

登临不禁凄凉感,满眼斜阳上画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驻马亭

驻马亭边试解鞍,遂城南畔暂盘桓。

千林如洗远山静,一鸟不飞秋水寒。

斜日平原看短影,西风黄叶上长安。

青帘摇漾村酤近,底事吟余醉未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