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一首仰惟经世之外深入佛海而某欲托辞以寄款款适获此事发寤于心似非偶然者独荒陋不足以侈此殊庆耳

岁星欲吐芒不开,昴星避次光低佪。

麒麟鸑鷟纷夹侍,善怀菩萨当重来。

仙公风流今几岁,再托高门瑞当世。

买香趁浴惊众聋,要识此僧今我是。

金粟后身何足言,释迦亲送非虚传。

稽首西来大菩萨,住世小劫须千年。

宰官说法聊应会,馀事文章亦三昧。

世间底物堪寿公,本自金刚无可坏。

形式: 古风

翻译

岁星即将散发光芒却未能显现,昴星退让,光芒暗淡。
麒麟与鸾凤围绕在旁,善心的菩萨不久将再次降临。
仙公的风采流传至今已有多长时间,再次为世间带来吉祥的征兆。
沐浴时购买香料,此举令众人惊讶,他要我们认清这位僧人,他是真正的我。
即使是金粟如来的化身,又怎能与他相比,释迦牟尼亲自迎接并非空穴来风。
向从西方来的伟大菩萨致敬,他在人间停留虽短,但至少千年。
官员讲解佛法只是应景,他的余生致力于文学,也是修行的一种境界。
世间万物哪一样能与寿公相提并论,他本就是金刚不坏之身。

注释

岁星:古代指木星。
昴星: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主长寿。
麒麟:传说中的祥瑞动物,象征吉祥。
菩萨:佛教中对修行者的尊称,有慈悲之意。
金粟:佛教中指如来的金色粟米,象征智慧。
金刚:佛教中象征坚固不坏的法身。

鉴赏

这首宋诗由陈与义所作,以岁星、昴星等天文现象开篇,寓言般地描述了善怀菩萨的降临。诗人通过描绘麒麟、鸑鷟等神禽异兽的簇拥,暗示了菩萨的神圣和尊贵。接着,诗人赞美了善怀菩萨的再度降世,以及仙公风流的传承,表达对知府待制诞生的祝福。

诗中提到“买香趁浴惊众聋”,形象地写出人们对于这位特殊人物的惊奇和期待,而“要识此僧今我是”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人能理解自己深藏的敬仰之情。诗人进一步强调善怀菩萨的非凡身份,称其为释迦牟尼的后身,且预言其在人间停留的时间将长达千年。

诗人还提到“宰官说法聊应会”,暗示知府待制可能具有佛法智慧,同时他的文章也达到了高深的境界。最后,诗人感慨世间万物皆有寿命,唯有善怀菩萨这样的金刚之身,才能永恒不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佛教故事为载体,既表达了对知府待制的祝贺,也寓含了诗人对佛法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泊宋田遇厉风作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本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舍弟踰日不知雪势密因再赋

密雪来催诗,似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谁辨鹭与鹤。

坐令天回笑,未受风作恶。

急飞既繁丽,缓舞尤绰约。

稍积草木上,断缟莽联络。

终然要白日,印彼葵与藿。

满眼丰岁意,空诗信难酢。

慎勿辞典衣,已不虑填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试院春晴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

春光挟晴色,并上桃花枝。

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

馀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

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

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

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

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述怀

闭户生白发,逍遥步城隅。

野外晴林满,天末暮云孤。

水容澹春归,草色带雨濡。

物态纷如昨,世事再呜呼。

京洛了在眼,山川一何迂。

乘槎莽未办,且复小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