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宋田遇厉风作

逐队避狂寇,湖中可盘嬉。

泊舟宋田港,俯仰看云移。

造物犹不借,颠风忽横吹。

洞庭何其大,浪挟雷车驰。

可怜岸上竹,翻倒不自持。

老夫元耐事,淹速本无期。

会有天风定,见汝亭亭时。

五月念貂裘,竟生薄暮悲。

萧萧不自畅,耿耿独题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队伍有序避开狂乱的敌人,湖面广阔适合游玩。
停船在宋田港,抬头低头欣赏云彩飘动。
大自然也不庇护,突然刮起猛烈的横风。
洞庭湖多么广大,浪涛如雷霆般疾驰。
岸边的竹子可怜,被风吹得摇摇欲坠。
我本就习惯于世事,不介意时间的快慢。
期待有一天风平浪静,能再次见到你亭亭玉立。
五月天气还冷,傍晚时分更添悲伤。
心情萧瑟不畅快,独自写下这首诗以抒怀。

注释

逐队:队伍有序。
狂寇:狂乱的敌人。
盘嬉:游玩。
泊舟:停船。
宋田港:地名。
颠风:猛烈的风。
洞庭:湖名。
雷车:形容浪涛汹涌。
可怜:令人怜悯。
耐事:习惯世事。
淹速:时间的快慢。
天风定:风平浪静。
亭亭: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念:想到。
薄暮:傍晚。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耿耿:心情不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与义在宋田港遭遇猛烈风暴时的情景。他乘船躲避强寇,原本想在湖中悠闲游玩,却意外遭遇疾风。诗人通过写湖面波涛汹涌,浪花如雷车奔驰,展现了风雨之猛烈。岸边的竹子在风中摇摆不定,无法自持,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

诗人以自身的坚韧和豁达面对,表示无论环境如何变化,他都能泰然处之,没有对停留的时间抱有特定期待。他期待风平浪静后,竹子能重新挺立,象征着希望和坚韧。然而,五月的寒冷让他想起貂裘,不禁生出一丝暮年的哀愁。诗人在萧瑟的风中感到心情不畅,于是提笔写下这首诗,借此抒发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的坚韧和对未来的期待。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舍弟踰日不知雪势密因再赋

密雪来催诗,似怪子不作。

蔽天白漫漫,谁辨鹭与鹤。

坐令天回笑,未受风作恶。

急飞既繁丽,缓舞尤绰约。

稍积草木上,断缟莽联络。

终然要白日,印彼葵与藿。

满眼丰岁意,空诗信难酢。

慎勿辞典衣,已不虑填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试院春晴

今日天气佳,忽思赋新诗。

春光挟晴色,并上桃花枝。

白云浩浩去,天色青陆离。

馀霏遇晚日,彩翠纷新奇。

天公出变化,惊倒痴绝儿。

逶迤或耐久,美好固暂时。

平生一枝筇,稳处念力衰。

澹然意已足,却赴青灯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述怀

闭户生白发,逍遥步城隅。

野外晴林满,天末暮云孤。

水容澹春归,草色带雨濡。

物态纷如昨,世事再呜呼。

京洛了在眼,山川一何迂。

乘槎莽未办,且复小踟蹰。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述怀呈十七家叔(其一)

儿时学道逃悲欢,只今未免忧饥寒。

浮生万事蚁旋磨,冷官十年鱼上竿。

竹林步兵亦忍辱,长安闭门出无仆。

门前故人拥庐儿,政坐向来甘碌碌。

公不见古人有待良不多,利名溺人甚风波。

垂露成帏仲长统,明月为烛张志和。

尘中别多会日少,世事欲谈何可了。

胸中万卷已无用,劝公留眼送飞鸟。

两翁观光今几时,赋归有约时已稽。

未暇藏身北山北,且须觅地西枝西。

愿从我翁归洗耳,不用妓女污山水。

肩舆亦莫要仆夫,自有门生与儿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