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其一)

忠介逸诗何处寻,每于凭吊费沉吟。

谁令乱后文无恙,却借闲中客有心。

延水不殊重合剑,广陵犹是未亡琴。

骚坛漫自传诗话,此夜新添掷地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鹿善继所作,名为《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其一)》。鹿善继通过对周忠介的追忆,表达了对忠诚与节义的崇敬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首联“忠介逸诗何处寻,每于凭吊费沉吟”,开篇即点出主题,以“忠介”指代周忠介,表达了寻找其遗诗的渴望以及在凭吊时的深深思索。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周忠介诗歌的追寻,更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精神的缅怀。

颔联“谁令乱后文无恙,却借闲中客有心”,转折处揭示了诗人在乱世之后,周忠介的文集得以保存,而是在闲暇之时,诗人心有所感,与之共鸣。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展现了在动荡年代中,文化与心灵的坚韧与传承。

颈联“延水不殊重合剑,广陵犹是未亡琴”,通过延水与重合剑、广陵与未亡琴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忠诚与节义的颂扬。延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重合剑则代表了忠诚不渝的精神;广陵与未亡琴则暗示了即使在逝去的时代,仍有精神的回响。这一联以自然景观与历史典故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历史厚重感。

尾联“骚坛漫自传诗话,此夜新添掷地金”,收束全诗,以“骚坛”暗指文学创作的领域,“诗话”则是对诗歌的评述。诗人在此表示,虽然文学世界中不乏对周忠介的传颂,但自己这一夜的创作,如同金石掷地,增添了新的价值与意义。这一联既是对自身创作的自信,也是对周忠介精神价值的再次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意象,展现了对忠诚与节义的崇高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鹿善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漫道龙门迥万寻,凉风怀袖见豪吟。

瓣香空结南丰意,仙字疑成脉望心。

君自山阳悲铁笛,我其梦后写雷琴。

诗林此日传佳话,存没何曾改断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高风当日几相寻,并见攀条赠友吟。

方恨偷儿疑鬼物,宁知天籁寄人心。

世殊不异山阳笛,志在依然流水琴。

闻道奚囊投烈焰,记来只字抵千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未坠斯文此地寻,分明当日寄梅吟。

识田久纳无边景,便面相传不朽心。

事往何堪题挂剑,思来犹似对弹琴。

嶙峋绝调凌千古,一字悲歌一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履虎遗踪尚可寻,江潭何处写行吟。

都因开箧沾书泪,想见题梅饷友心。

好句有缘重剪烛,高山无恙几弹琴。

双珠忽藉乾坤色,不枉鸡林购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