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履虎遗踪尚可寻,江潭何处写行吟。

都因开箧沾书泪,想见题梅饷友心。

好句有缘重剪烛,高山无恙几弹琴。

双珠忽藉乾坤色,不枉鸡林购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范士楫对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的次韵之作,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文学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首联“履虎遗踪尚可寻,江潭何处写行吟”,以“履虎”比喻前人留下的足迹,暗示历史与文化的传承。诗人想象在江边的水潭旁,有人正沿着前人的足迹,吟诵着诗歌,寻找着心灵的共鸣。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也暗含了对古人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敬仰。

颔联“都因开箧沾书泪,想见题梅饷友心”,通过“开箧”和“题梅”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开箧时泪水沾湿了书页,可能是因为书中记载的故事或情感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而“题梅饷友”则可能是诗人回忆起与朋友分享美好时光的情景,通过题写梅花来表达对友谊的珍惜和怀念。

颈联“好句有缘重剪烛,高山无恙几弹琴”,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学创作和艺术交流的理解。诗人认为,好的诗句往往需要缘分,如同在夜晚重聚时剪烛夜谈,共同分享灵感与情感。同时,高山流水的典故在这里被引用,象征着高雅的艺术追求和知音难觅的感慨。几度弹琴,不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尾联“双珠忽藉乾坤色,不枉鸡林购字金”,以“双珠”比喻珍贵的文学作品或艺术品,强调它们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物质层面,更在于其蕴含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诗人提到自己不惜花费“鸡林购字金”的代价,购买这些珍贵之物,体现了对文化传承和艺术珍品的尊重与热爱。同时,“乾坤色”象征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色彩,寓意这些作品能够跨越时空,为后世所欣赏和传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友情、文学与艺术的深情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追求。

收录诗词(1)

范士楫(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曲里高山未可寻,凭谁省识助长吟。

恍从梅信占兰臭,疑对霜毫认铁心。

汲冢漫开曾断简,爨桐空拾已焦琴。

何如此夕征文献,不费咸阳易字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芳烈谁凭汗简寻,淋漓遗韵倍长吟。

烟况不假名山色,呵护应深往匠心。

廿载银钩联水乳,千秋铁胆见人琴。

清霜漫诧词坛兴,生气由来字比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鹿干岳《喜从玉壶记忆得周忠介旧寄二诗赋此》

侠气忠魂岂易寻,当年曾记二龙吟。

徘徊万里相期意,郑重千秋未负心。

既借识田传玉笔,复从指法入瑶琴。

曼声歌罢清风起,想见刚肠百鍊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和渊明饮酒

我本山泽癯,殊非廊庙英。

妄意羲黄上,千载有深情。

岂无尊中酒,持杯向谁倾。

遥怜昆丘凤,朝阳亦孤鸣。

愿言蹑高躅,要不负此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