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泽堂

焚香读易欲何求,只恐西邻未识丘。

千里交游思命驾,一龛灯火喜逢秋。

胸中云梦应无算,天上风雷得遍搜。

莫向明时老岩壑,伊周元不羡巢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创作的《丽泽堂》。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学问与修养的追求,以及对知识交流的热切期盼。

"焚香读易欲何求," 这句表达了作者通过焚香、静心阅读古籍(以《易经》为代表)的愿望,是在寻求更深的智慧和精神寄托。"只恐西邻未识丘。" 这里“西邻”指的是隔壁或附近的人,“丘”则是作者自称,意味着诗人担心自己的学问和修养还未被周围的人所认识。

"千里交游思命驾," 这句中“千里交游”表达了广泛的社交网络,而“思命驾”则是在思考如何通过命运之车(比喻书信或其他交流方式)来实现这些联系。"一龛灯火喜逢秋。" “一龛灯火”形容夜晚的一点光亮,可能是指读书用的灯火;“喜逢秋”则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独处时的喜悦,这时候他可以安心阅读和思考。

"胸中云梦应无算," 这里“胸中云梦”比喻内心的丰富想象和思绪,“应无算”意味着这些思绪是无法衡量的。"天上风雷得遍搜。" “天上风雷”形容自然界的巨大力量或声响,而“得遍搜”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全面地探索和理解这些现象。

"莫向明时老岩壑," 这里“莫向明时”劝诫自己不要向那些显赫一时的人物看齐,“老岩壑”则是比喻作者自己年事渐高,就像古老的山石一样。"伊周元不羡巢由。" “伊周元”指的是古代的圣贤,如伊尹、周公、孔子等,而“不羡巢由”则表达了诗人虽然敬仰这些伟人,但并不羡慕他们的地位或成就,作者更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学问追求和社交愿望的表达,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王之道借此抒写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文化传承中的位置。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吴兴舟中有作

大泽知何处,扁舟快此行。

绮罗纷胜赏,歌吹溢欢声。

茭葑春还合,波涛暮自平。

临风一披拂,谁识未归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呈蔡元德二首(其二)

一叶黄梅雨,潺潺过麦秋。

昏沉浑似醉,憔悴不禁愁。

渠溢门庭淖,园荒草树稠。

乍晴酬绝唱,何幸对风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呈蔡元德二首(其一)

别来閒计日,一日似三秋。

顾我无能老,逢君始欲愁。

诗情今转胜,交契久还稠。

学问神龟似,当年继践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弟子厚自相山徙居湖塘又复一月矣距外除只数日间光景漂流徒成感慨读新诗兴不能已辄和韵

相逢休访楚江萍,我老无能一壮丁。

卜宅又惊三浃日,御琴空感再周星。

新愁卯酒心先醉,气怯春寒梦易醒。

却喜故山遥在眼,举头时见竹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