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舟中有作

大泽知何处,扁舟快此行。

绮罗纷胜赏,歌吹溢欢声。

茭葑春还合,波涛暮自平。

临风一披拂,谁识未归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茫茫大泽在何方,小船出行心情畅。
华丽衣裳争艳赏,歌声乐曲满耳响。
春天茭白生长茂,傍晚湖面渐平静。
迎风轻拂心事多,谁能理解我离情。

注释

大泽:广阔的湖泊。
扁舟:小船。
快:愉快。
此行:这次出行。
绮罗:华丽的丝织品,代指美女或富贵景象。
纷胜赏:纷纷争夺欣赏的对象。
歌吹:歌声和乐器演奏。
溢:充满。
茭葑:水生植物,这里指春天的植物生长。
春还合:春天来临,万物生长。
波涛:湖面的波浪。
暮:傍晚。
临风:面对着风。
一披拂:轻轻拂过。
未归情:未归的心意,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船行于大泽之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舟中所体验到的悠然自得与淡泊名利的情怀。

“大泽知何处”一句,以一个疑问的形式,引出了诗歌的主题——探寻那片辽阔的水域。紧接着,“扁舟快此行”展现了船只在这片汪洋中快速前进的景象。

“绮罗纷胜赏,歌吹溢欢声”两句,用绮罗(精致的丝织品)和纷胜(华丽的装饰)来形容水边风光之美,歌吹则是船上人士以歌唱与吹奏乐器来表达他们的喜悦。

“茭葑春还合,波涛暮自平”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茭葑(芦苇一类的植物)在春天复苏而生长,而到了傍晚时分,大泽上的波涛也变得平静。

“临风一披拂,谁识未归情”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情感。面对着风,一举手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无法让别人理解自己还未归去的心境和情怀。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魂寄托,与世俗保持距离的愿望。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呈蔡元德二首(其二)

一叶黄梅雨,潺潺过麦秋。

昏沉浑似醉,憔悴不禁愁。

渠溢门庭淖,园荒草树稠。

乍晴酬绝唱,何幸对风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呈蔡元德二首(其一)

别来閒计日,一日似三秋。

顾我无能老,逢君始欲愁。

诗情今转胜,交契久还稠。

学问神龟似,当年继践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弟子厚自相山徙居湖塘又复一月矣距外除只数日间光景漂流徒成感慨读新诗兴不能已辄和韵

相逢休访楚江萍,我老无能一壮丁。

卜宅又惊三浃日,御琴空感再周星。

新愁卯酒心先醉,气怯春寒梦易醒。

却喜故山遥在眼,举头时见竹青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沙窝道中

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

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

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

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间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