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讲尽华严偈,摄衣辞世尘。
泉淙死前语,玉凝塔中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以华严经的教义讲说至尽,然后整理衣裳,告别世俗尘嚣,走向解脱之路。泉水似乎在诉说着临终的话语,而那尊玉塔则凝固了僧人的身躯与精神。整体意境深邃,充满了对佛教生死轮回、涅槃超脱的哲思。通过“泉淙”与“玉凝”的对比,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与人文、生与死的意象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庄严的氛围。此诗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缅怀之情,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不详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吴越江分断,山光还映发。
白鸟东飞来,应随渡江月。
不作笙箫用,开花待凤凰。
阴阴一轩里,谁识阮生狂。
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
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桥短故名长,路穿云水乡。
游人欲归去,濯足弄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