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罗伦在明时期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与赞美。首句“太虚云去天无衣”,以“云去”象征着自然界的纯净与自由,天无衣则暗示着宇宙的广阔与深邃,营造出一种空灵而深远的意境。接着,“洞门两断山开扉”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峰描绘为洞门,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雄伟与壮观,同时也隐喻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测。
“山人莫袖东风手,指点梅花无是非”则是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山人在这里不仅代表了隐居的智者,也象征着诗人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渴望。他劝告山中之人不要轻易放弃与自然亲近的机会,无论是春风拂面还是梅花绽放,都是大自然赋予的美好,不应被世俗的偏见所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