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堂春.又题《兰笙集》

鸟报檐前晴好,人看陌上春还。

娑罗花发题新句,佳景在壶天。

蕉叶偶书锦字,兰馐恰敞华筵。

红牙谱出千秋岁,月又正团圆。

形式: 词牌: 乌夜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开篇“鸟报檐前晴好”,以鸟鸣报晴,预示着天气的晴朗,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清新明快的基调。接着“人看陌上春还”,将视角转向人间,描绘了人们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之情。

“娑罗花发题新句,佳景在壶天”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娑罗花盛开,不仅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激发了诗人创作的灵感,题写新句,将这份佳景融入诗中,使得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相得益彰。“佳景在壶天”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壶天”这一意象,既指自然界的美景,也暗含了心灵世界的宁静与美好。

“蕉叶偶书锦字,兰馐恰敞华筵”则将笔触转向了生活场景。蕉叶上偶然书写下的锦字,寓意着生活的随意与诗意;而恰逢其时的华美宴席,则展现了生活的富足与欢愉。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最后,“红牙谱出千秋岁,月又正团圆”两句,将时间的长河与月圆的美好瞬间相连结,表达了对永恒与团圆的渴望。红牙,可能指的是乐器,这里借指音乐,通过音乐谱写出千年的岁月,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而“月又正团圆”,则是对家庭团聚、社会和谐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人对团圆的深深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与生活的美好,通过自然与人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48)

翁瑞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婆罗门令.汪氏壶园看婆罗花,即席赠潘夫人

荣阳第、佛香亲种。平阳第。又山房亲种。

分得灵根,花瓷斗、宜清供。敷微荫,满院鬘云拥。

孤松畔,灵石缝。簇繁英、邀得祥禽弄。

嘉名比似忧昙钵,棠棣馆、更交让称颂。

旃檀馥郁,贝叶萋菶。开了荼蘼,异本端藉禅天送。

未藉东皇宠。

形式: 词牌: 婆罗门令

望江南.四首(其一)

秦淮月,久漾画图中。

处处楼台歌落日,家家庭院泣秋风。寂寞古行宫。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四首(其三)

秦淮月,憔悴惜芳辰。

玉树歌残南部曲,金钲吹散秣陵春。屈指岁更频。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望江南.四首(其四)

秦淮月,望断楚云低。

生怕风高多鬼语,还惊潮落有莺啼。愁煞画楼西。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