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宝贵遗产之一。这首诗名为“无衣”,表达的是战士们在战争中的共同牺牲与坚守。通过反复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诗人强调了战士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团结一致,以及他们对战斗装备的重视。这不仅体现了古代军人的忠诚与勇敢,也展现了战争时期人民的共同命运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不详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