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漏迟

越山征路杳。东南淡淡,长空飞鸟。

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绕。

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君莫笑。

南楼苦要,胡床舒啸。空扰。

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

也学凝儿,官事几时能了。

一曲骊歌未动,还梦到、三山晴照。江月晓。

莫为赏音稀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翻译

山路遥远,东南方向天边,飞翔的鸟儿轻盈
两人身影相伴,月光下乌鸦盘旋
都说有意避开俗事,但不如随性相处,你别笑我
在南楼中独自长啸,内心空荡
如画卷般的江山,都融入风流岁月,眼中的青春不再
我也想效仿凝儿,何时才能结束公务
一首骊歌唱未尽,梦中仍是晴朗三山的阳光照耀
不要因为知音稀少而忧虑

注释

越山:越过高山。
征路:远行的道路。
杳:渺茫,遥远。
东南:东南方向。
淡淡:隐约,淡薄。
长空:广阔的天空。
俪影:并肩的身影。
乌绕:乌鸦环绕。
避事:避开世俗之事。
从渠:任由他。
相调:相互调笑。
苦要:极力想要。
舒啸:放声长啸。
眼中年少:眼中的青春岁月。
凝儿:古代女子名。
官事:公务。
了:结束。
骊歌:离别的歌曲。
三山:传说中的仙山。
晴照:晴朗的阳光。
赏音稀少:知音难觅。

鉴赏

这首元代王恽的《玉漏迟》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象,诗人通过越山征途的遥远和天空中飞翔的鸟儿,传达出一种孤独而悠远的氛围。"俪影同翻,明月一枝乌绕",意象生动,写出了月光下鸟儿盘旋的情景,增添了神秘感。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选择避开繁琐事务的态度,宁愿随性自在,享受宁静的生活,"共道有心避事,甚未若、从渠相调"。他自嘲地表示,南楼的生活虽然清苦,但可以自由自在地啸歌,显得洒脱不羁。

"空扰"二字转折,暗示了外界的纷扰并未打扰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沉浸在画一般的江山景色中,感叹时光流转,青春易逝,"画里江山,总轮与风流,眼中年少"。他以凝儿自比,感叹官事繁重,何时能了结。

最后,诗人借骊歌未动,梦境中仍向往着三山的晴朗阳光,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结尾处"江月晓。莫为赏音稀少",既是对自己心境的抒发,也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因欣赏者稀少而放弃自我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的境界。

收录诗词(456)

王恽(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 字:仲谋
  • 号:秋涧
  • 籍贯: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
  • 生卒年:yùn)(1227—1304年7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玉漏迟.留别淇上诸君

浙江江路杳。苍茫自叹,南飞鸟鸟。

故国回头,梦里青山吟绕。

手把一麾南去,道不比、八州常调。君莫笑。

南楼苦要,胡床舒啸。休扰。

归去扁舟,若比似陶朱,尚犹年少。

飞泳虽殊,友义固应明了。

拟览九江秀色,谁凄断、关河残照。霜月晓。

去去眼中人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玉漏迟.答南乐令周干臣来篇

竹林幽思杳。栖迟自叹,离群孤鸟。

万里云翔,海树去相依绕。

邻笛一声唤起,忆共听、朱丝雅调。还自笑。

当年已愧,孙登清啸。清扰。

回首分飞,怅落落相期,望高崧少。

会鲜离多,经世又谁曾了。

二子况成陈迹,落月满、屋梁空照。庭户晓。

得意眼中人少。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夺锦标

六郡雄藩,会稽旁带,雨浙风烟如昔。

碧草莫伤春浦,冠盖东南,几多行客。

正新亭父老,望云霓、苦思休息。

道朝家、雨露同春,问甚江南江北。

贺监归舟逸兴,何似双旌,尽慰元郎行色。

镜水绿通朱阁,威畅恩宣,海波春寂。笑东山老去。

此心初、非□泉石。

约海楼、翡翠同游,醉里山阴陈迹。

形式: 词牌: 夺锦标

好事近

宫殿曲江头,漠漠轻阴开彻。

花柳都城三月,正禁烟时节。

阿鸣毂击玉泉游,故老向人说。

一片春风箫鼓,荡黎花香雪。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