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滩

忆昨泊舟地,城犹名万安。

众艇忽戒严,为过十八滩。

章贡此合流,一束惊奔湍。

大石踞江面,似欲相遮拦。

小石砺锋刃,波底排巑岏。

深潭讶莫测,下有蛟龙蟠。

捩舵石罅中,手刺群篙攒。

迟速倘失势,倏忽性命拌。

滩师偶绝叫,心胆犹为寒。

篷窗客愁坐,叹息行路难。

当年赵清献,疏凿力已殚。

安得五丁役,尽铲乱石顽。

中流无搏击,一泻江河宽。

半日过一滩,一滩数惊喘。

况有十八滩,滩滩尽奇险。

如入八阵图,重围竟难免。

如上九折坡,羊肠屡旋转。

小溜与大溜,莫辨水深浅。

更有天柱滩,危途尤黯惨。

水与石相搏,终日声震撼。

闻响气先夺,并力口齐喊。

进寸退已咫,百夫竞牵挽。

纡回大不快,推篷且旷览。

风静鹭莺间,沿滩飞点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经过十八滩时的紧张与惊险体验,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流湍急、岩石林立、深潭莫测的十八滩景象,以及船工们在面对险滩时的勇敢与智慧。

首句“忆昨泊舟地,城犹名万安”,诗人回忆起上次停泊的地方,那个名为万安的城市依然存在,引出对过往经历的追忆。接着,“众艇忽戒严,为过十八滩”描述了船只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即将穿越十八滩的紧张氛围。

“章贡此合流,一束惊奔湍”描绘了江水交汇处的壮观景象,水流汇聚后变得更为湍急。接下来的几句“大石踞江面,似欲相遮拦。小石砺锋刃,波底排巑岏”则生动地刻画了沿途的岩石形态,既有巨石横卧,仿佛要阻挡前行的道路,也有细小的岩石在水下排列,形成险峻的地形。

“深潭讶莫测,下有蛟龙蟠”表达了对深不可测的水下世界的想象,暗示着潜在的危险。而“捩舵石罅中,手刺群篙攒”则展现了船工们在狭窄的石缝中调整船向,使用竹篙奋力划水的场景。

“迟速倘失势,倏忽性命拌”强调了在快速流动的江水中保持平衡的重要性,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接下来的“滩师偶绝叫,心胆犹为寒”则表现了船工们的紧张情绪和对未知的恐惧。

“篷窗客愁坐,叹息行路难”描绘了乘客在船舱内愁坐,感叹旅途的艰难。而“当年赵清献,疏凿力已殚”则提到古代官员赵清献曾努力治理河流,但并未完全解决问题,表达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当前状况的无奈。

最后,“安得五丁役,尽铲乱石顽。中流无搏击,一泻江河宽”表达了诗人对于消除险滩、让江水自由流淌的美好愿望。同时,“半日过一滩,一滩数惊喘。况有十八滩,滩滩尽奇险”再次强调了十八滩的险峻,以及穿越它们的不易。

“如入八阵图,重围竟难免。如上九折坡,羊肠屡旋转”将十八滩比作复杂的军事阵型和陡峭的山路,进一步强调了其难度。而“小溜与大溜,莫辨水深浅”则指出了水流的复杂性,难以分辨深浅。

“更有天柱滩,危途尤黯惨。水与石相搏,终日声震撼”描绘了天柱滩的特别险恶,水石相撞的声音持续不断。接下来的“闻响气先夺,并力口齐喊”表现了面对巨大声响时的恐慌,众人齐声呼喊以求安慰。

“进寸退已咫,百夫竞牵挽”描述了船工们在艰难的航行中,寸步难行,需要众人合力才能前进。而“纡回大不快,推篷且旷览”则表达了在曲折航行中的不快,但同时也鼓励人们推开船篷,欣赏周围的景色。

“风静鹭莺间,沿滩飞点点”则在紧张的气氛中加入了一抹宁静,描绘了风平浪静之时,鹭鸶和黄莺在岸边飞翔的景象,为整个旅程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以及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与智慧。它不仅是一次旅行的记录,也是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赞美。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述怀

涉险嗟游子,方知行路难。

诗犹说惶恐,信敢报平安。

客路三千里,危途十八滩。

关山回首望,思入白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攸镇雨泊

松杉如沐总离披,捲地狂风忽漫吹。

两岸声喧滩涨后,万山云暝雨来时。

篷窗急点惊残梦,茅屋寒烟湿晚炊。

顿觉清凉人意爽,新晴莫遗挂帆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其一)

蒲帆十幅剪江行,万叠秋山次第迎。

最好淡青浓碧处,一峰含雨一峰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吉安至赣州计程五百里篷窗无事偶有所得辄韵之成四绝句(其二)

峰峰苍翠映斜曛,曲径羊肠细不分。

忽漫半空樵唱落,一肩冲破岭头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