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江月/念奴娇.元夕上秘丞并引

雪销平野,正云开天宇,灯辉花市。

明灭吐吞无尽藏,巧斗飞桥激水。

铁马响冰,牙旗穿夜,箫鼓声歌沸。

丰年欢笑,酿成千里和气。

相欢交□游嬉,卖薪买酒,歌舞升平里。

记得前年随玉辇,吹下天香扑鼻。

璧月腾辉,仙球稳缒,归有传柑遗。

来年此夜,通明仍许归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雪融化后的平原,天空如洗,灯火照耀着繁华的花市。
明亮的烟火不断绽放,如同无尽的宝藏,精巧的桥梁在水中激起水花。
铁骑踏冰而过,旗帜在夜晚闪烁,箫鼓与歌声交织,一片欢乐气氛。
丰收之年带来欢笑,营造出和谐的气氛绵延千里。
人们相聚游玩,卖柴买酒,沉浸在歌舞升平的景象中。
还记得前年跟随华丽的车驾,那香气扑鼻的天香让人难忘。
明亮的月亮升起,仙球稳稳下降,有人带回了吉祥的柑橘。
期待来年这个夜晚,依旧允许我光明正大地归来侍奉。

注释

销:融化。
云开:天空晴朗。
灯辉:灯火照耀。
无尽藏:无穷无尽的烟火。
铁马:披甲的战马。
牙旗:装饰华丽的旗帜。
箫鼓:乐器。
丰年:丰收之年。
璧月:明亮的圆月。
传柑:传递吉祥的柑橘。
侍:侍奉。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繁华景象。"雪销平野,正云开天宇,灯辉花市",雪后初晴,广阔的田野上灯火辉煌,如同繁花盛开,展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明灭吐吞无尽藏,巧斗飞桥激水",形容灯光闪烁,犹如明珠吐纳,飞桥倒映水中,更显巧妙壮观。

接下来的"铁马响冰,牙旗穿夜,箫鼓声歌沸",描述了军乐与民间音乐交织,欢歌笑语此起彼伏,充满了节日的喜庆。"丰年欢笑,酿成千里和气",表达了丰收带来的喜悦,为社会带来了和谐安宁的氛围。

"相欢交游嬉,卖薪买酒,歌舞升平里",人们尽情游玩,买卖酒食,歌舞升平,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富足和欢乐。"记得前年随玉辇,吹下天香扑鼻",诗人回忆起前年的盛况,仿佛还能闻到天子车驾带来的香气。

最后,"璧月腾辉,仙球稳缒,归有传柑遗",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和吉祥的活动,暗示着美好的祝福和期待。"来年此夜,通明仍许归侍",诗人期盼来年还能参与这样的庆祝,表达出对元宵佳节的深深眷恋和对盛世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太平的祈愿。

收录诗词(204)

徐鹿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藏书家。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 字:德夫
  • 号:泉谷
  • 籍贯: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
  • 生卒年:1170—1249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其一)

只合台前剩种桐,万柯摇碧护春风。

纵无丹凤重来此,且障长安落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濒死自悼

每说天兵出守疆,忽闻劲敌犯睢阳。

火焚郡邑人民苦,血染江淮鬼物伤。

忠报君恩名不朽,孝随亲死义难忘。

皇天后土宜知鉴,白日英魂腾剑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芳袍麟殿赐蒲茸,道胜年来请谒慵。

贝叶罢翻双凤阙,石房归掩五芝峰。

朝贤远乞裁诗稿,海客争传出定容。

后代何人续僧史,好将安远比高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妙相寺方丈

脚力无穷为好山,直须勾引到禅关。

柳堤雪后摇金缕,竹径风前弄翠环。

宦业始知红叶落,清游终羡白云闲。

此来不见文殊面,多谢岩花慰我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