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花求偶岂全无,梅与山矾姊弟如。
我已冥心芗泽观,何须江水对轩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寅所作,题为《和叔夏水仙时见于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绝(其八)》。诗中通过比喻,表达了对花卉之间自然关系的欣赏和对叔夏折花行为的理解。"为花求偶岂全无"暗示了花儿也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寻找伴侣的需求;"梅与山矾姊弟如"将梅花和山矾比作亲姐妹,形象地描绘出它们之间的亲近关系。诗人接着表达自己已经沉浸在花香之中,感受到花的美,认为无需再借助外在环境(如江水)来衬托,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整体而言,此诗富有诗意,寓含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花卉世界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不详
学者称致堂先生,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叶是青霞剪作衣,花如静女不争时。
岂应更浥蔷薇露,撩得窥园不下帷。
尚恨山前尘土侵,去耕山后白云深。
下泉不使苞稂秀,夫子宁忘济物心。
日望云霓手揠苗,何时能和快哉谣。
不如且种陶公柳,赢得长饥舞细腰。
春事已惊飞柳絮,香醪何日酿松脂。
要平万点风前恨,莫遣千钟醒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