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哀十首(其二)

蝶梦迷春自怨春,花前何处觅精神。

七弦指下清音断,一纸缄中紫墨新。

茶灶未消今日火,糟糠不见旧时人。

衾寒枕冷西窗下,蝶梦迷春自怨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在春日花前的孤独与哀愁。首联“蝶梦迷春自怨春,花前何处觅精神”运用拟人手法,将蝴蝶的梦境与春天的美丽相联系,表达了主人公在春日美景中的内心矛盾与挣扎,既欣赏春天的美丽,又因某种原因感到忧郁和迷茫,难以找到心灵的寄托。

颔联“七弦指下清音断,一纸缄中紫墨新”通过音乐和书信的意象,进一步展现了情感的复杂性。七弦琴的清音象征着美好与和谐,但此时却已断绝,暗示了情感的断裂或失落;而一纸缄中的紫墨新则代表了新的开始或希望,但这种希望是否能带来真正的慰藉,还需读者自行揣摩。

颈联“茶灶未消今日火,糟糠不见旧时人”则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茶灶上的余火象征着生活的延续,但“未消”暗示了变化与不确定;“糟糠不见旧时人”则表达了对过去熟悉人物的怀念,以及面对现实变化时的无奈与感伤。

尾联“衾寒枕冷西窗下,蝶梦迷春自怨春”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西窗下的衾寒枕冷,既是物理环境的描述,也是主人公内心孤独与凄凉的写照。再次强调“蝶梦迷春自怨春”,不仅呼应了开头,也强化了主题,表达了主人公在春日美景中自我反思与哀叹的情绪,揭示了诗中深层的孤独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对过往与现实、美好与失落之间深刻矛盾的思考。

收录诗词(275)

李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哀十首(其三)

鸾影分飞镜里虚,彼苍于此意何如。

福缘不计千多岁,命分空教十八馀。

恍惚音容疑似昨,悽凉心事恨难除。

西风落月堪流涕,鸾影分飞镜里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凤哀十首(其四)

鹤声怨惨九天遥,肠断夫君失偶朝。

帐底寒生人梦远,枕边夜落泪痕憔。

寿山不尽千年久,福海无涯一夜消。

独倚西风惆怅处,鹤声怨惨九天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凤哀十首(其五)

梁燕当秋竟远离,庭前帘外月生悲。

执巾执栉无违处,田尾田头有梦时。

夫妇本同天地老,室家宜与海山期。

年来非谓无春色,梁燕当秋竟远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凤哀十首(其六)

海雁叫云海月寒,凄凉南北夜漫漫。

眼枯海屋仙筹止,月落嫦娥桂影单。

地已荒时天未老,鸾今分处凤何欢。

夜来一阵西风起,海雁叫云海月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