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哀十首(其五)

梁燕当秋竟远离,庭前帘外月生悲。

执巾执栉无违处,田尾田头有梦时。

夫妇本同天地老,室家宜与海山期。

年来非谓无春色,梁燕当秋竟远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燕子离巢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情感。诗人以“梁燕”为切入点,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离别与相聚、岁月流转、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梁燕当秋竟远离”,点明主题,燕子在秋季离开巢穴,暗示着季节更替和生命的迁徙。接下来,“庭前帘外月生悲”,通过月光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将离别的哀愁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里运用了“生悲”的拟人化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执巾执栉无违处,田尾田头有梦时。”这两句转而描写夫妻间的日常与梦想。巾和栉分别代表女性的日常生活用品,象征着妻子的辛勤与奉献;“无违处”则强调了夫妻间相濡以沫、和谐共处的状态。然而,即便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也有共同的梦想,尤其是在田间劳作的尽头,或许会憧憬着未来的美好。

“夫妇本同天地老,室家宜与海山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夫妻关系的理解,表达了对长久相伴、共同经历风雨直至老去的向往。同时,也将家庭生活与大自然的壮丽景象相联系,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迁,家庭的温暖与和谐是永恒不变的主题。

最后一句“年来非谓无春色,梁燕当秋竟远离”,与首句形成呼应,既是对开头情景的总结,也蕴含了对时光流逝、生命循环的感慨。春色虽美,但终有消逝之时,正如燕子的离去,预示着新的开始与结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洞察。

收录诗词(275)

李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凤哀十首(其六)

海雁叫云海月寒,凄凉南北夜漫漫。

眼枯海屋仙筹止,月落嫦娥桂影单。

地已荒时天未老,鸾今分处凤何欢。

夜来一阵西风起,海雁叫云海月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凤哀十首(其七)

荻塘古岸水空流,月落波沉白露愁。

羽化空教归紫府,精灵长望照丹邱。

桐音寂寂风中断,菱影青青水外秋。

云尽天南驾不返,荻塘古岸水空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凤哀十首(其八)

玉潭秋水静波澜,秋影潭心天地闲。

玉女峰头云杳杳,银河桥下水潺潺。

人间莫道无贤妇,世上堪怜有鬼关。

子母恩深深未了,玉潭秋水静波澜。

形式: 七言律诗

凤哀十首(其九)

鸳鸯斜晖水一围,双双同宿亦同飞。

今朝镜里临风别,何日花前带月归。

宿世几时重好合,老天何事与心违。

嗟嗟独向寒潭立,鸳鸯斜晖水一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