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题写真

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

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我看不见自己的样子,李放描绘出了真实的我。
静静观察我的神情和骨骼,就像山中隐士一样。
我这蒲柳般的体质容易衰老,麋鹿般的心难以驯服。
为何要在红色台阶上(朝廷)待了五年,做侍奉皇上的臣子呢?
况且我性格刚直狷介,难以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这不仅不是高贵的相貌,只怕还会招来灾祸。
应该早点辞官归隐,享受云水泉石的宁静生活。

注释

我貌:指诗人的外貌。
不自识:自己看不见自己的样子。
李放:诗人的好友或画师的名字。
写我真:真实描绘出诗人的形象。
静观:静静地观察。
神与骨:精神面貌和骨骼形态,借指内在品质。
蒲柳质:比喻体质脆弱,像秋天的蒲柳先枯。
易朽:容易衰老。
麋鹿心:形容心性自由自在,像麋鹿一样。
难驯:难以驯服,不易受约束。
赤墀上:指朝廷或皇宫的台阶,因其涂成红色故称。
侍臣:侍奉皇帝的官员。
刚狷性:刚直和狷介的性格。
狷:性情急躁,不肯随波逐流。
世同尘: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
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非贵相:不是显贵的面相。
祸因:招致灾祸的原因。
早罢去:早点辞职离开。
云泉身:指隐居于山水之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自题写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外貌和性格的自我鉴赏,以及对仕途生活的反思。开篇“我貌不自识,李放写我真”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外貌并不自恋,同时也展现了一种谦逊态度,认为画家李放所画之像才是自己真实的写照。

“静观神与骨,合是山中人”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和逃离尘世的愿望,将自己的精神和骨骼比喻为山中之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蒲柳质易朽,麋鹿心难驯”通过植物和动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性格坚韧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独立不羁。蒲柳易朽,暗示着柔弱之物终将腐朽,而麋鹿心难驯,则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坚定和自由。

“何事赤墀上,五年为侍臣”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在官场五年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赤墀通常指宫殿前的台阶,这里可能是指朝廷或官署的所在地,表达了一种对于仕途生活的无奈和疑惑。

“况多刚狷性,难与世同尘”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个性的坚韧不屈,以及与世俗格格不入的特点。"刚狷"形容性格坚毅而又倔强,不易随波逐流。

“不惟非贵相,但恐生祸因”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警觉,担心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引起麻烦和灾难。

最后,“宜当早罢去,收取云泉身”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劝告,认为应该及时脱离官场的纷争,将自己归隐于自然之中,以保全自己的精神和身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我审视,展现了白居易对于个人品格、生活选择以及仕途生涯的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舟中雨夜

江云闇悠悠,江风冷修修。

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

船中有病客,左降向江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舟行

帆影日渐高,闲眠犹未起。

起问鼓枻人,已行三十里。

船头有行灶,炊稻烹红鲤。

饱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

平生沧浪意,一旦来游此。

何况不失家,舟中载妻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西行

衣裘不单薄,车马不羸弱。

蔼蔼三月天,闲行亦不恶。

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

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

常闻俗间语,有钱在处乐。

我虽非富人,亦不苦寂寞。

家僮解弦管,骑从携杯杓。

时向春风前,歇鞍开一酌。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西原晚望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

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

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吾庐在其下,寂莫风日暮。

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

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