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大德歌(其三)

郑元和,受寂寞,道是你无钱怎奈何?

哥哥家缘破,谁着你摇铜铃唱挽歌。

因打亚仙门前过,恰便是司马泪痕多。

形式: 押[歌]韵

翻译

郑元和忍受着孤独,人们说你因为没有钱又能怎么办呢?
你的兄长家道中落,是谁让你摇着铜铃唱起哀歌。
路过亚仙的门前时,恰好触动了司马的悲伤往事。

注释

郑元和:人物名,可能是一位贫穷艺人。
寂寞:孤独,寂寞。
无钱:没有钱财。
怎奈何:无可奈何,没有办法。
哥哥家缘破:兄长的家庭衰败。
谁着你:是谁让你做。
摇铜铃:摇动铜铃,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动作。
唱挽歌:唱哀歌,吊唁死者。
亚仙:可能是地名或传说中的角色,也可能指代悲伤的象征。
司马:古代官职名,这里可能借指某位有情感共鸣的人。
泪痕多:泪水多,形容极度悲伤。

鉴赏

这首元曲《双调·大德歌(其三)》是关汉卿所作,以人物郑元和的遭遇为背景,展现了他身处困境的无奈与悲哀。"郑元和,受寂寞"直接点出主人公的孤独和被冷落的状态。"道是你无钱怎奈何"表达了对他的经济困境的同情,暗示了社会的冷漠无情。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比喻,揭示了郑元和过去生活的破败和现在的落魄,"哥哥家缘破,谁着你摇铜铃唱挽歌",形象地描绘了他从昔日可能的地位下降到街头乞讨的境况。

"因打亚仙门前过,恰便是司马泪痕多",这里借用了典故,"亚仙"可能指的是妓院或悲苦之地,而"司马泪"源自《晋书·羊祜传》中羊祜在战乱中听到百姓疾苦而落泪的故事。关汉卿借此表达郑元和走过妓院时,心中充满了悲凉和辛酸,仿佛连路边的景物都带着他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刻画了一个由荣华到落魄的人物形象,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和世态炎凉。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双调】大德歌(其四)

谢家村,赏芳春,疑怪他桃花冷笑人。

着谁传芳信,强题诗也断魂。

花阴下等待无人问,则听得黄犬吠柴门。

形式:

【双调】大德歌(其五)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形式: 押[麻]韵

【双调】大德歌(其六)

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

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

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

形式: 押[歌]韵

【双调】大德歌.冬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