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大德歌(其四)

谢家村,赏芳春,疑怪他桃花冷笑人。

着谁传芳信,强题诗也断魂。

花阴下等待无人问,则听得黄犬吠柴门。

形式:

翻译

在谢家村,正值美好的春天,我诧异桃花似在嘲笑人。
不知是谁传递了花香的消息,我勉强提笔作诗,心神已恍惚。
独自在花荫下等待,无人来访,只听见柴门外黄狗的吠声。

注释

谢家村:指某个姓谢的村庄。
芳春:明媚的春天。
他桃花:这里的桃花。
冷笑人:嘲笑人的样子。
着谁:由谁。
芳信:花香的信息,引申为春天的消息。
强题诗:勉强写诗。
断魂:心神不定,情绪低落。
花阴下:花影下。
无人问:没有人来问候。
黄犬吠:黄狗叫。
柴门:简陋的木门。

鉴赏

这首元曲《双调·大德歌(其四)》是关汉卿所作,描绘了春天在谢家村的场景。诗人以桃花为载体,表达了孤独与期待的情感。"疑怪他桃花冷笑人"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写桃花似乎嘲笑诗人的寂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落寞。"着谁传芳信,强题诗也断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诗歌传达情感,却感到心力憔悴的无奈。最后一句"花阴下等待无人问,則听得黄犬吠柴门"描绘了诗人独自在花荫下等待,只有犬吠声打破寂静,更显其孤独无依。整体上,此诗以景寓情,展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境遇的细腻感触。

收录诗词(61)

关汉卿(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 号:已斋(一作一斋)
  • 生卒年:约1220年──1300年

相关古诗词

【双调】大德歌(其五)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形式: 押[麻]韵

【双调】大德歌(其六)

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

快活休张罗,想人生能几何?

十分淡薄随缘过,得磨陀处且磨陀。

形式: 押[歌]韵

【双调】大德歌.冬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形式:

【双调】大德歌.春

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