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奉询无可师自庐山归省》由清代诗人左国柄所作,通过对一位从庐山归省的和尚无可师的询问,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变迁以及修行之深邃思考。
首句“十年尘土化缁衣”,描绘了和尚在尘世中修行的艰辛与执着,十年光阴,衣着已旧,却依然坚守着僧侣的身份。接着“回首干戈任息机”一句,表达了和尚面对战乱动荡的世界,选择放下争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天上谪仙皆证果,海滨遗老更何归”,这两句将目光投向历史与未来,赞美那些在天界成仙者已经证得解脱,而海边的老者又将何去何从,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未知。
“去时骨肉犹存否,此日家山果是非”,诗人通过询问和尚离家时的亲人是否还在,以及今日的家乡是否依旧,表达了对亲情和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最后,“空尽难空真种子,蒲团座下不能违”一句,点明了修行的真谛在于内心的净化与觉悟,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坚持与遵循佛法的教诲是不可动摇的。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修行以及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宇宙真理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