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新茶

僧催坐夏麦留寒,吴人未御絺绤单。

溪云谷雨作昏翳,思假快饮消沈烦。

商人远处抱圭璧,千里来从建溪侧。

报云蛰户起惊雷,鞭走龙蛇鬼神力。

色新茗嫩取相宜,留得一年春雪白。

先修天贡奉珍团,次向人间散春色。

僧窗虚白无埃尘,碾宽罗细杯勺匀。

寒泉一种已清绝,况此灵品天香新。

人间富贵有除折,静中此味真殊绝。

谁言僧饭独萧条,胜处谁容较优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夏日品尝新鲜出炉绿茶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精细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感受的细腻与深刻。从诗中可以看出,僧侣正值夏季麦收时节,因寒气未消,吴地之人尚未换上轻薄的衣物。溪谷间弥漫的云雨为天空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帷幕,使人心生出慵懒之感,诗人借此情境表达了想要尽快品饮新茶,以消除内心的烦躁。

商人远道而来,携带珍贵的圭璧,千里迢迢至建溪旁,传递着急迫的消息。蛰户惊雷声中,鞭策龙蛇鬼神般的力量,象征着事态的紧迫与诗人的情绪波动。新采的茶叶嫩绿可人,留得一年之久,其色泽犹如春雪般纯白。

诗人先是修制天上的贡品,然后将这些珍贵的茶团送往人间,以此散发春日的芬芳。僧房内光线柔和,无一丝尘埃,碾碎茶叶时所用的罗网细致,杯勺均匀地盛放着茶水。寒泉清澈已极,配以这灵异的天香,更显得新颖而独特。

诗人通过对比富贵之家可能会有除旧布新的习俗,表达了在静谧中品味此茶的真实享受与别致。最后,诗人驳斥了僧侣饮食单调的说法,认为这场新茶的品尝,其胜处更是超越了常人的优劣之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茶的形容、香气与品味,以及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交织,营造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夏日新茶图景。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思径山

汲引凡躯驾海鳌,恢张奇壮自仙曹。

九龙献宅金园贵,四众添花宝范高。

身住四禅观梦境,眼收万象比秋毫。

经行会遇登临处,勉策筋骸莫叹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春阴即事

春风虽轻飏,摧折犹有补。

适当秾华时,明知不须雨。

浴蚕待桑钱,插禾候阳土。

妇子三时勤,亦欲少歌舞。

百草仰膏腴,少俟亦无苦。

如何屯寒云,专翳扶桑吐。

事多不由人,十可八九数。

不若姑置之,吾非拾翠侣。

形式: 古风

春苦风雨

东君始造家,积累亦不细。

一从潜阳兴,黄钟本根蒂。

二十四信风,以有此红翠。

如何纵飘败,不作苞桑计。

风雨不令子,豪猛但适意。

万紫杂千红,用供一日费。

一日费尚可,矜侈不少置。

岂惟困芳菲,桑麻亦憔悴。

沟塍浮新秧,荡摇失生意。

无乃大伤和,行败乃翁事。

愿言期少安,百物思吐气。

吾不若讼谗,唯图保终岁。

形式: 古风

枯柏

斋前两柏树,其大皆十围。

我初营屋时,正与两柏期。

其一傍北亭,其一近南篱。

相去十步间,当夏无炎曦。

我翁时来游,对此颜貌怡。

群从来其间,或饮或赋诗。

宾客来其间,顾盻屡解颐。

桃李几番春,不逐物态移。

霜雪苦侵刻,曾不颜色衰。

亦知坚贞性,凛凛不可期。

夫何今年秋,予来自京师。

哭亲苫块间,喘息绝自持。

忽见南篱柏,索索但枯枝。

徘徊柏树下,终日怀嗟咨。

家人对我言,柏死已经时。

今年春夏交,老翁初见之。

悲伤复爱惜,不忍加斧斯。

意谓粪壤间,所处非所宜。

材已中栋梁,安得死茅茨。

为此感慨久,子岂尽得知。

我既闻此言,不觉重纷洟。

岂为小圃内,失此岁寒姿。

盖念天与人,响答良不疑。

方夏巨柏死,致秋哲人萎。

岂不明告人,象类来不迟。

所以翁对此,泫然双泪垂。

大厦将营度,固非一木支。

奈何如此材,终死不得施。

芃芃丛生者,朴樕良已卑。

槐老未及仞,露腹忧明离。

东边一畦菊,岂足充朝饥。

树兰徒九畹,不能比芜蘼。

萧萧数竿竹,空腹将何为。

此外杂花木,不复较雄雌。

譬如麟失薮,驽马从竞驰。

鸾凤要高翔,巢卵何用窥。

于怀久衡虑,追数苦费词。

枯柏复枯柏,汝其亦长思。

形式: 古风